小切口切大肿瘤,横切口锁孔入路切除桥小脑

彭某,66岁,7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行走不稳,易摔倒,当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因为农活繁忙,受累所致。在之后的几年里,虽然也偶有出现行走不稳致摔倒现象,但没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也没有引起重视。

10个月前,彭某出现头昏,且行走不稳症状加重,并时有恶心症状发生,又因头皮处有一包块,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桥小脑占位,进一步MRI检查考虑脑膜瘤。

标注处为肿瘤

脑膜瘤?脑袋里面长了个肿瘤?彭某一家慌了神儿,后经多方打听、网络搜索,了医院医院专家资源,并且有北京专家常驻重庆,医院比较后,3月9日,彭某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就诊。

在神经外科专家诊室,医院专家、神经外科主任刘振林教授为彭某进行了详细的查体,结合外院CT、MRI检查结果,彭某被诊断为右侧桥小脑角脑膜瘤。经与家属沟通后,决定为彭某进行手术治疗。

3月12日,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刘振林教授携神外团队在层流手术室为彭某行了右侧CPA入路桥小脑角脑膜瘤切除术。

切口仅约6厘米

术中,探查见肿瘤基底位于小脑膜,约4cmX4cm大小,边界清,质韧,血运丰富。因肿瘤大,空间狭小,分块切除肿瘤。术毕探查肿瘤完整切除无残留,颅神经均连续,手术圆满成功。

术野:肿瘤全切,神经均保留完好

术后CT:肿瘤全切

现彭某恢复良好,将不日出院。

刘振林教授说:“品质、技术、服务,一直是我们的理念,通过先进的技术,让病人得到更好的医疗品质和服务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微创锁孔切除大肿瘤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高端技术服务普通大众,我们一直在路上。”

刘振林教授主任医师

刘振林,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外三科(神经外科)主任,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抗衰老协会烟雾病健康联盟常务理事、天津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理事、天津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Glioma》编辑委员会编委。

专业特长:

神经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翼点入路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Poppen入路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乙状窦前入路岩斜区肿瘤切除术、颞枕入路脑干肿瘤切除术、远外侧入路枕骨大孔区肿瘤切除术;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脊髓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硬脊膜内肿瘤、硬脊膜外肿瘤及髓内肿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脑血管病的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包括锁孔入路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颅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及舌咽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科研教学:

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外科学(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颅脑创伤的亚低温脑保护的机理及临床应用、胶质瘤基因治疗及肿瘤干细胞的靶向基因治疗、缺血性脑保护及脑血流重建的血流动力学研究,科研立项15项,科研基金余万,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62篇,核心期刊9篇,中华系列22篇,SCI收录9篇。

刘乐洪副主任医师

刘乐洪,外三科(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

会神经外科专委会颅脑创伤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神经科学专委会秘书长、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

在脑血管病、脑肿瘤方面,主要擅长脑出血开颅及微创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切除、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烟雾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切除,脑膜瘤切除,垂体瘤切除等。

在脊柱、脊髓方面,主要脊椎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脊髓内肿瘤。

首都医院(总院)

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

重庆市城镇医院

重庆市城乡医院

重医院

重医院

重庆市医院

高端技术服务普通大众

-

医保服务:-

急救-

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zd/8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