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提供:医院郑学军老师
专家点评:医院汪文胜主任
资料整理:医院黄波涛老师
固执的鱼下午8:05
抛砖:肉芽肿、炎症、黑素鞘、NF、IMT、二元论
夏威夷的风下午8:06
加一个诊断,内淋巴囊肿瘤
X郑能量下午8:07
老师说一下起源,最大信号特点
阳光明媚下午8:08
听神经来源吧
阳光明媚下午8:08
曲水流觞(医院义工)下午8:08
内听道增宽的
面神经来源
听神经鞘瘤范围没有这么长
阳光明媚下午8:09
左侧中耳乳突炎怎么解释?
医院曲水流觞下午8:10
需要鉴别的听神经鞘瘤,面神经瘤,内听道脑膜瘤
雨涟下午8:10
儿童病史长
小白下午8:10
猜一元论
雨涟下午8:10
信号特殊,脑内外都有问题,脑干看起来不像单纯水肿
X郑能量下午8:10
广西省医余水莲影像是的,3岁发现,9岁手术固执的鱼下午8:10
小儿,长病程,N症状,脑干移位,考虑组织类、肉芽类、炎症类引起粘连和纤维收缩脑干移位,脑干异常也可能直接蛛网膜侵犯来的。
雨涟下午8:11
左侧小脑萎缩明显
X郑能量下午8:12
广西省医余水莲影像余老师请讲雨涟下午8:12
感觉颈部淋巴结也稍大了
垂体柄感觉似乎也有点粗
但是没有相应病史不知是真是假
大海下午8:14
病史六年余,伴乳突炎,神经增粗
硬脑膜也厚了,考虑慢性感染性肉芽肿吧。
固执的鱼下午8:14
垂体柄粗细倒置了
荣下午8:15
LCH
X郑能量下午8:15
广西省医余水莲影像不好意思,隐瞒一点病史,这是术后2年复查片,病灶与术前无明显变化,乳突和小脑术后改变大海下午8:15
验血有什么提示吗?
大海下午8:15
术后无变化?那硬脑膜可能是术后表现?
阳光明媚下午8:15
强化太明显啦
应该都是术后改变
范围这么广,但是强化的就那一部分
雨涟下午8:17
看年纪,脑膜来源,听神经瘤这些应该暂时不考虑
如果垂体确定有改变,LCHRDD这些要首先考虑。
大海下午8:17
组织细胞增生X?
X郑能量下午8:17
医院—赵海是的术后患者症状开始减轻,病灶无明显变化,近来症状加重。大海下午8:17
RDD,或先天性梅毒?
微光下午8:18
脑干的病变不好解释
X郑能量下午8:18
起源大方向老师们都没错
阳光明媚下午8:19
脑干及小脑中脚都是水肿?
徐锦下午8:19
孤立性纤维瘤?
未未下午8:19
脑膜瘤?
X郑能量下午8:20
目前诊断:肉芽肿、炎症、黑素鞘、NF、IMTRDD、组织细胞X、SFT
阳光明媚下午8:20
恶性脑膜瘤?
雨涟下午8:21
雨涟下午8:21
下丘脑也有水肿
再少见一点,就是黄色肉芽肿
X郑能量下午8:22
T2WI、DWI、T2flair真黑啊,老师们怎么解释?
雨涟下午8:23
一个就是纤维成分高,一个就是有可能有钙化
RDD可以很低
固执的鱼下午8:24
郑学军医院影像,管理员?自由基?雨涟下午8:24
RDD就是自由基导致低信号。
X郑能量下午8:24
广西省医余水莲影像说到重点啦X郑能量下午8:26
1、良性2、恶性
X郑能量下午8:28
1、肿瘤2、肉芽肿
曲水流觞下午8:30
内耳胆固醇肉芽肿
X郑能量下午8:31
罕见病例,世界报道不多
固执的鱼下午8:32
胆固醇肉芽肿t1明显高信号
X郑能量下午8:35
广西省医余水莲影像余老师分析低信号可能有钙化,和老师们分析一致。为了不耽误大家看世界杯,直接上答案
病理结果:
术中牵开小脑后可见病变色黄,质地韧,血供不丰富,与脑干和小脑粘连紧密(图2C,D)。主体位于左侧小脑脑桥角脑池内,向内听道内生长,下方与后组脑神经粘连紧密,病变部分切除后可见位于深面的三叉神经,与病变包膜轻度粘连可分离,侵入内听道和靠近腹侧的病变质地坚韧,无法进一步切除,术中未见第VI、VII、VIII对脑神经,最终在显微镜下部分切除病变,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提示脑神经功能和脑干诱发电位良好。术中病理标本镜下可见骨骼肌样组织,考虑神经肌肉迷芽瘤可能。术后患者神经系统查体同术前,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1周后拆线出院。术后病理检查可见骨骼肌组织及少许神经纤维组织,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考虑为第VIII对脑神经神经肌肉迷芽瘤(图3)。综上所述,第VIII对脑神经神经肌肉迷芽瘤与神经鞘瘤的鉴别点如下:(1)发病年龄:神经肌肉迷芽瘤多见于儿童(18岁),而神经鞘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2)生长速度:在影像学随访过程中,神经肌肉迷芽瘤常保持静止多年,而神经鞘瘤虽生长缓慢但多有进展。(3)CT影像学特点:神经肌肉迷芽瘤CT可见高信号,提示病变内存在钙化。而神经鞘瘤内钙化少见。(4)MRI影像学特点:神经肌肉迷芽瘤MRI均匀一致强化,而神经鞘瘤强化内多见囊变。以上仅基于1例患者的总结,还需更多病例验证。此为国内首例颅内神经肌肉迷芽瘤的个案报道,希望对于今后类似病例的诊疗带来帮助
曲水流觞下午8:36
迷芽瘤,也就是良性蝾螈瘤
固执的鱼下午8:38
脑干病灶呢
X郑能量下午8:38
长期压迫变性、水肿吧,无变化。
专家点评(医院影像中心汪文胜主任):
本例为罕见病例,复习文献后总结如下:神经肌肉迷芽瘤又称良性蝾螈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病,迷芽瘤的起源尚未明确,多数研究者认为其属于先天发育异常,有文献认为其由正常胚胎组织异位生长所致,多累及外周神经如坐骨神经、臂丛神经等,病理学特点为镜下可见分化良好的骨骼肌组织夹杂着神经纤维结构。患者多小儿起病,大部分发生于2岁以下,平均年龄为9岁,临床表现为受累神经感觉或运动功能缺陷。累及颅神经的神经迷芽瘤更为少见,目前国外报道病例数20例左右,最常受累的为前庭蜗神经,其次为动眼神经。迷芽瘤与错构瘤常常混淆,鉴别要点为错构瘤是该部位正常组织结构紊乱而形成的瘤样增生;迷芽瘤则是异位的组织构成。迷芽瘤组织学可包含各种组织,最多见的为皮肤组织,可包含汗腺、毛囊、皮脂腺等附属器;含有其他组织,如骨、软骨和横纹肌等的病例也常见。有学者认为迷芽瘤也应包括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等多种类型。
累及第八对颅神经的迷芽瘤缺乏特异性影像学特点,现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难以与神经鞘瘤进行鉴别,术前常被误诊为听神经瘤,鉴别需要靠术后病理诊断。从病理起源上说,神经肌肉迷芽瘤同颅内脂肪瘤类似,并非肿瘤性病变,而是正常骨骼肌组织在颅内异位生长形成,病理学上需要与错构瘤进行鉴别。二者相同点是均为非肿瘤性的正常组织,区别在于错构瘤是原位正常组织错误组合和排列形成。
本例影像学特点同神经鞘瘤存在差异,MRIT2WI可见病变呈短T2信号,而神经鞘瘤多为等或长T2信号。增强后可见病变均匀强化,但大部分神经鞘瘤强化内可见囊变,这是影像表现不同之处。
成丽娜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zd/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