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滤泡树突样细胞肉瘤

提供:薛德彬

整理:芳芸、涣涣

来源:华夏病理学网

病史

男,36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一月,伴无意识体重减轻(30磅)、厌食和疲劳,无早饱、吞咽困难、腹围增粗或血尿、尿频和尿急。有胆囊切除史。

PE均在正常范围,未触及腹部肿块或肿大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17.6,红细胞比容43.8%,血小板K。电解质正常范围。腹部CT:十二指肠远端三分之一处有一个巨大包块。十二直肠近端轻度扩张,提示梗阻。鉴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放射学上主要考虑的鉴别诊断是GIST。

行肿块切除+部分胰切除+腹部和局部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肿瘤突入十二指肠腔内,大小10.5x10x8cm,不像起源于淋巴结。HE:肿瘤主要由席纹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可见坏死,伴大量大细胞,染色质深染,偶见多核细胞,及散在的小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

IHC:S-弱阳性,c-kit/CD、HMB45、CD34、desmin、actin均阴性,但CD21和CD35阳性。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

最后诊断

滤泡树突样细胞肉瘤(FDCs)

诊断分析

滤泡树突样细胞肉瘤(FDCs)罕见,Monda等年描述其特征:通常是无痛性、惰性肿块,中位年龄50岁(范围17-76岁),无性别差异。累及腹部可有疼痛,但通常无全身症状。可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基础上发生,或两病同时发生。通常累及淋巴结,以颈、腋和纵隔淋巴结为主。结外部位包括口腔、脾、肝、小肠、胰、腹膜、软组织和皮肤。发生在脾和肝者与EB病毒有关。

典型者呈局限性生长,偶有远处转移至肝或肺。Fletcher等的文献回顾中,与复发、转移和致死的因素似乎包括:肿瘤体积大(≥6cm)、位于腹腔内和凝固性坏死。

除非想到此肿瘤并检测FDC标记(CD21和CD35),否则很可能误诊。主要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为GIST,尤其是位于腹腔内者。GIST和FDCs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包括: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常常出现上皮样细胞,偶尔S-阳性。然而GIST总是c-kit(CD)阳性且CD34通常阳性。

形态学

FDC肉瘤的特点包括:

1、头颈部多见,2/3发生于结内,约1/3发生于结外组织;

2、大体上,单发肿块,多数边界较清,体积大者有浸润,多数质地较软;

3、结构上,最典型的表现是漩涡状结构,多取材多数都能见到,使人想起异位脑膜瘤或者胸腺瘤;

4、细胞形态上,合体细胞型者多见,细胞梭形、圆形或上皮样;

5、核形态,可由单个小而清晰的核仁,核异型性轻到中度,核分裂相可见,但不多;

6、背景细胞,散在分布以成熟淋巴细胞,像点缀,B细胞为主。

其它鉴别诊断

1、纤维母细胞网状细胞肉瘤(vimentin+,SMA+,desmin+,CD21-,CD35-);

2、指状树突状细胞,或译作“交错树突状细胞肿瘤”(S+,vimentin+,CD21-,CD35-);

3、黑色素瘤;

4、其他肉瘤。

薛德彬主任简介

薛德彬,男,年出生,现任职粉蓝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病理部主任,医学硕士,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诊断病理学杂志编委,华夏病理学网翻译主管。在华夏病理学网组织翻译团队,成员共60余人。主要进行妇科病理和乳腺病理的诊断与研究,尤其擅长妇科病疑难病例诊断。近三年主译出版多部病理学专著,参编专著四部,共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SCI收录论文4篇)。负责省部级科研课题共1项。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zd/402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