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膜瘤必须要手术吗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所有肿瘤的三分之一。每10万人群中,有约5人可能发生脑膜瘤。”近日,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殷长江介绍,近年来,脑膜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人口老龄化、医疗可及性、诊断程序改善和确诊率增加等因素相关。殷长江正在为患者查看查体报告。脑膜瘤大多数为良性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的脑肿瘤,最常见于20岁—40岁的成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女性比男性更多发,大体比例为2:1。“值得庆幸的是,脑膜瘤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肿瘤,多数为良性的,仅3%为恶性。”殷长江介绍,具体医学上的临床病例特点分3级。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良性脑膜瘤(I级)占所有脑膜瘤的65%-80%。这类脑膜瘤生存期最长,侵袭性低,复发率低,组织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多数患者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可达到良好的效果。Ⅱ级占所有脑膜瘤的20%-35%,侵袭性和复发率介于良、恶性脑膜瘤之间,5年复发率达到40%。Ⅲ级脑膜瘤,也就是恶性脑膜瘤,发病率低(小于3%)。在临床上,这类病例也比较少见,但患者生存期最短,5年复发率可达8%。“如果脑膜瘤很小(小于2厘米)且没有症状,可以暂时密切观察治疗。如果肿瘤增大,或者出现临床症状,则需要进行干预。”殷长江说,脑膜瘤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如能完全切除,良性的脑膜瘤一般也不复发。殷长江正在为患者做手术。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治疗“虽然脑膜瘤早期一般没有症状且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随着肿瘤增大压迫脑组织引起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殷长江介绍,脑膜瘤的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导致的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以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引起的癫痫、偏瘫、运动障碍、反应迟钝、复视、饮水呛咳等。前不久,殷长江接诊了65岁的陈女士。陈女士在4年前查体时被诊断患有脑膜瘤,但无不适症状。近半年,她出现头疼、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复查发现肿瘤增大并向上生长,出现合并压迫枕叶脑组织情况。“根据陈女士的病情,我们为她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头晕、走路不稳的症状都消失了。”殷长江强调,对于这种情况,若不及时治疗,随着肿瘤增大,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殷长江正在为患者做手术。脑膜瘤的病因不明那么,脑膜瘤是如何发生的呢?目前的研究表明,其明确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如患者22号染色体缺乏某基因片段;体内环境异常,通俗的理解就是体质问题;以及受过量电离辐射影响,例如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的环境,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蛛网膜帽状细胞分裂增殖不受控制,从而形成脑膜瘤。像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一样,脑膜瘤引发的症状与肿瘤位置有关。多数患者肿瘤生长缓慢,常无明显症状,有时在查体时偶然发现。殷长江再次提醒,一旦发现脑膜瘤并出现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治疗。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房孝钰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zd/1389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