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份的一天,62岁的李大伯突发头晕,摔倒在地,当时左侧肢体软瘫,无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医院,予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脑梗死(右额顶颞叶、右侧基底节区、岛叶、左顶叶多发脑梗塞,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灌注减低)”,病情稳定后,却留下了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口角右歪,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转医院。
刚入院时肢体瘫痪卧床状态
“口角右歪,左侧肢体瘫痪,无法坐立,无法站立,不能行走。”在李大伯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上,清楚的描写着当时的情况。一边药物治疗,一边进行康复训练,尽早离开床旁到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尽快恢复患者独坐,独站能力,这是康复治疗团队给出的早期治疗意见。
练习站立
“什么时候能坐起来?什么时候能走起来?什么时候能动起来?”这是李大伯和他家人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为达到李大伯及其家属所期望的康复目标,康复治疗团队制订了系统化的康复方案。从此,李大伯开始了他的康复训练生涯。
仅用1周时间,从躺着入院到能坐稳、能站
刚开始时,李大伯的平衡功能很差。为了实现让李大伯能坐稳、能站立的短期目标,康复治疗师主要采用了利用联合反应,原始反射等一切能诱发患者主动活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善于鼓励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接受治疗的几天后,李大伯就能坐起来了。虽然需要手扶着座椅才能坐稳,坐几分钟就明显感到很累,想躺着,但这对于李大伯和家属来说,无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是最大的安慰!
康复治疗一周后,李大伯已经能够扶着座椅站起来了,左腿也能够进行轻微的主动活动,但这时的李大伯还站不稳,不能行走。生活自理方面除能控制二便,独立用右手进食,左侧肢体运动依旧存在障碍。
及时调整方案,1个月实现独立行走目标
根据李大伯想早日走起来的强烈愿望,康复治疗团队及时更换治疗方案,为李大伯进行了站位平衡、坐起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重心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一系列康复项目,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李大伯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了。
康复治疗一个月后实现独立行走的目标李大伯从卧床不起到现在可以自行坐起、站立、行走,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服,上下楼梯,生活已经能够完全自理!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李大伯克服种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用自己的乐观坚强重新赢得了幸福生活!
最后,医院希望更多的偏瘫患者能及时介入康复治疗,像李大伯一样重新找回人生的价值,重拾灿烂的笑容。
医院使命专注全程康复,以高品质服务,促进生命健康
核心价值观患者至上、务实求真、持续创新、追求卓越
重点康复项目神经康复:脑梗塞、脑出血、颅脑外伤、帕金森病、脊髓损伤、脑膜瘤术后、面神经炎。
骨与关节康复:骨折术后、手外伤术后、骨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颈椎病、腰痛、肩周炎、脊柱侧弯、运动损伤。
烧伤与创面康复:烧伤植皮术后、压疮、皮肤溃疡。
心肺康复: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冠脉搭桥术后、心肌炎、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
老年康复:阿尔茨海默症、高血压、糖尿病。
客服热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zd/1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