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ldquo空泡蝶鞍rdquo非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0.html

先看病例:

68岁女性,反复头晕、疲乏、纳差10年,伴咳嗽3天。

垂体高度下降,鞍内脑脊液为主——蝶鞍“空”了。

空泡蝶鞍?

仔细看看,与平时碰到的空泡蝶鞍可有不同?

消失的是前叶!后叶高信号存在,且比较饱满。

还下空泡蝶鞍了事么?

追问病史,既往有多次出现产后大出血病史。

皮质醇测定(0AM)nmol/L,皮质醇测定(8AM)60nmol/L。甲功5项: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9p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0.70nmol/L,甲状腺素62.70nmol/L。

席汉氏综合征产后垂体机能不全综合征可成立。

空泡蝶鞍(emptysella),也称空垂体窝(emptypituitaryfossa),指蝶鞍内“空”了,即垂体变小了,鞍内替以脑脊液。

至于蝶鞍是否需扩大,尚存争议。

随着磁共振的广泛应用,“空泡蝶鞍”实践中非常常见。

不管是垂体生理性缩小变扁,还是病理性软化、萎缩变扁,还是继发性受压变扁,均被认为是空泡蝶鞍。

尽管争议不小,可以肯定的是,空泡蝶鞍不应与占位性病变,如蛛网膜囊肿、肿瘤压迫垂体引起的变扁混为一谈。

空泡蝶鞍患者伴有头痛、视觉障碍时,此时称空泡蝶鞍综合症。

现在认为,此类患者多为特发性颅内高压所致。

空泡蝶鞍最常见的非生理性萎缩所致莫属。

最常见于中老年女性。

发现蝶鞍“空”了时,需先除外有无占位性病变,其次是试着去判断空泡蝶鞍的类型,如垂体生理性萎缩,席汉氏综合征后,特发性高颅内压,等等。

垂体生理性萎缩多无症状。

席汉氏综合征者,表现为垂体前叶软化、萎缩,后叶高信号多正常存在,临床有垂体功能减退相关症状。

特发性高颅内压患者,临床多有高颅内压的三联征,MRI主要表现为空泡蝶鞍(颅内压正常后可恢复)、视神经鞘扩张,脑室系统扩大等高颅内压代偿反应。

幕上脑膜瘤致高颅内压症,假脑瘤征,视神经鞘扩张,空泡蝶鞍。33岁女性,头痛3月余。

垂体生理性萎缩。55岁女性,头晕,无垂体功能减退相关临床证据。

对于非垂体生理性萎缩引起的空泡蝶鞍,我们经常需要另外提出诊断,而不是下个空泡蝶鞍就了事。

多留意细节,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而不是粗略观察了事,人云亦云,停留在“现象”而远离“本质”。

真正的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你认为正确的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杀死一只知更鸟》

“东江影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yf/11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