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凸面脑膜瘤是指大脑半球外侧面上的脑膜瘤,主要包括大脑半球额、顶、枕、颞各叶的脑膜瘤和外侧裂部位脑膜瘤,在肿瘤和矢状窦之间有正常脑组织。临床可能仅表现为癫痫症状,易被忽略。
治疗:大脑凸面脑膜瘤一般都能手术完全切除,且效果较好。与肿瘤附着的硬脑膜及受侵犯的颅骨亦应切除,以防复发。
预后:凸面脑膜瘤手术切除效果好,特别是应用了显微手术,术后不会增加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术中如能将受肿瘤侵蚀的颅骨和硬脑膜一起切除,术后复发率并不高。但是,术后复发和术后癫痫仍是本病两个大问题。对术后复发者可再次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
患者徐某某,女性,53岁,住院号:。患者因“反复头痛10月”于-04-12入院。患者于10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枕部头痛,自认为“感冒头痛”自行服用“去痛片”止痛,故未重视、未就诊。头痛反复发作,医院就诊,外院影像结果示左侧顶部大脑凸面脑膜瘤。于-04-19行“左侧顶部脑膜瘤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病理报告示: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
本例手术由以下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主刀:张良
助手:林建浩
麻醉师:杨明明
手术护士:陈林娟刘涛
护理团队:李立娜、杨春婷、唐海兰、李小锋、李琼等
图1:头部CT及CTA检查报告示:左侧顶部占位性病变,其内示少许细小血管影,病变与邻近上矢状窦关系密切,考虑脑膜瘤
图2:术后CT示:左侧顶部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改变,原病灶已切除
图3:术前MR报告示:1.左侧顶部上矢状窦旁占位病变,考虑脑膜瘤;2.脑白质散在变性灶;3.幕上弥漫性轻度脑皮质萎缩;4.脑MRV检查未见异常。
术后MR报告示:左侧顶部上矢状窦旁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改变,原病变已切除
图4:术后病理示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
张良博士点评:第一:关于凸面脑膜瘤的分型,分为3种类型
侵蚀颅骨,向内外生长,甚至侵犯骨膜,对脑组织压迫和粘连轻。
长入颅内,肿瘤和脑组织和脑膜粘连紧密。血供主要来源于硬脑膜,次要由脑组织供血。
肿瘤长入脑实质内,硬脑膜根部很小,脑内结节很大,血管供应来源于脑内。这种肿瘤手术时要注意保护脑组织。
第二:手术技巧
本病例术中血供很丰富,对于血供很丰富的脑膜瘤,要首先想办法断掉周围的供血动脉,然后分块切除。在肿瘤切除时按照先断血供,后从非功能的区域分离肿瘤和脑组织,有时候也可以先分离功能区,前提是容易分离。不要一味地追求把整体一起取出,必要时分块切除,最大限度保护脑组织。本例在手术中发现肿瘤和矢状窦、大脑镰无关系,诊断考虑:大脑凸面脑膜瘤。术前需要做MRV检查,对静脉引流和肿瘤关系搞清楚,术中分离时需要保护好重要引流静脉,减轻术后水肿和并发症。至于起源的硬脑膜处切除多大的范围,有作者认为要距离肿瘤4cm的硬膜进行切除,其实有时做不到,因为靠近矢状窦等,我们观点能够到达4cm最好,不行不要勉强。
参考书籍:
1.周良辅主编,等.现代神经外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编辑、排版:李俏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简介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②胶质瘤③动脉瘤④脑出血⑤脑外伤⑥先天性血管畸形⑦脑积水⑧三叉神经痛等
联系方式
?()--
?手机:(张医生)
(李医生)
?(张医生)
(李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