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时隐时现”的鼓包,是什么?
“老伴儿,你快给我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啊?”一大清早,马爷爷就发现自己有点不对劲儿。
马爷爷的老伴儿张奶奶急忙走过来,就看到马爷爷下腹部腹股沟区域隆起一个大“包块”。
“你这肚子是怎么了啊?”张奶奶关切地问。
“我也不知道,睡醒了站起来就成这样了。”马爷爷也摸不着头脑,听了老伴儿的话,先躺下休息。
张奶奶准备给儿子打电话,医院看看。
电话刚一接通,马爷爷躺在床上惊讶地说:“不用打电话了老伴儿。我刚才躺下一按,那个鼓包又没了。”
儿子在电话那头听到马爷爷的动静,忙提醒说:“爸,医院看看。这可能是腹股沟疝!”
02、来者不“疝”,可别大意
拗不过儿子的坚持,马爷爷被带到了医院介入与血管、疝儿外科门诊。
“医生,我爸腹股沟的位置有个鼓包,躺下就没有了。”马爷爷的儿子向戴先鹏主任介绍病情。
经过戴主任的仔细检查,确定了马爷爷发生了腹股沟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疝气”。
马爷爷:“医生,那个鼓包里头是什么啊?不会是肿瘤吧。”
戴主任解释说,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破损向体表突出形成的,鼓包里就是腹腔内的正常脏器,不会是长了肿瘤。
“老年人腹壁变薄了,容易在腹股沟区域形成缺损,发生疝是比较常见的。”
马爷爷和儿子小马都松了一口气。
小马问:“医生,我爸这疝,需要怎么治疗呢?”
马爷爷抢先说:“不用治吧,我一躺下鼓包就缩回去了。”
戴主任却摇摇头,严肃地解释说:“如果不及时处理,包块就会越来越大,症状也一天天加重。如果发生嵌顿或绞窄,也就是包块按不回去了,还可能威胁生命。”
03、腹腔镜手术,一个“补丁”解决问题
在戴主任的建议下,马爷爷选择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这项手术创伤很小,只要两个很小的切口。先把突出的“包块”拉回腹腔,然后用人造网片覆盖疝突出的缺口,并固定缝合。这样以来,腹壁上的缺损就被打上了“补丁”,腹腔内的器官就不会再跑出来了。
腹腔镜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比较小,马爷爷只住了三四天就出院了。恢复期间,马爷爷也没感觉手术伤口处有明显的疼痛。
戴主任查房时告诉小马,腹腔镜手术术后应激反应轻微,基本不会因为疼痛而加重心、肺等器官的负担,对于马爷爷这样的老年人尤其有利。
一个星期之后,马爷爷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没有那个讨厌的包块困扰,他每天遛遛弯,和老伴儿一起买买菜,又过上了优哉游哉的清闲日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1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