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后5公分切口。
2.骨窗直径3公分,显露横窦、乙状窦。
3.肿瘤基底位于岩骨及小脑幕,软脑膜参与供血。4.首先切除基底部位肿瘤,阻断血供,同时减少肿瘤体积。
5.电凝受累硬膜及小脑幕。
6.有效保护三叉神经、面神经、后组颅神经。
耳后5公分切口
3公分直径骨窗
女性患者,36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0年,行走不稳1月。入院。
查体:双目失明,右侧肢体共济失调。
影像检查:右侧后颅窝见团片状等长T1信号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占位效应明显,横轴位最大截面约为56mm×45mm,第四脑室受压变窄。
诊断:桥小脑角脑膜瘤
手术方法:右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术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病人左侧卧位,公园躺椅位,于右侧耳后标记S形手术切口线。常规碘酊和酒精消毒,铺无菌单巾,沿切口线逐层切开头皮、肌肉,撑开,暴露星点、二腹肌间沟等结构。止血后颅骨钻3孔,铣刀铣开取下骨瓣约3cmX4cm。硬膜张力较高,色白,丝线悬吊骨窗硬脑膜止血。放射状剪开硬脑膜,即见肿瘤,肿瘤质软,血供极其丰富,大小8cmX6cm,基底位于岩骨及小脑幕,与小脑粘连。显微镜下全部切除,受累硬脑膜予以电凝,达到Sim1级切除。创面电凝和明胶海绵压迫彻底止血。清点器械物品无误,缝合硬脑膜,人工硬脑膜修补,复位并固定骨瓣,头皮和肌肉止血后,逐层缝合,无菌纱布包扎切口处。术中顺利,麻醉满意,出血约ml,输血RBC4U、血浆ml,无不良反应,术后病人麻醉未醒,带气管插管安返病房。
观看更多锁孔手术视频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bfz/1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