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外科医学论文范文大全,获奖论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index.html

外科医学论文发表细节、外科医学论文选题指导、外科医学论文投稿期刊推荐,免费咨询。

今天,白飞为大家整理了外科医学论文发表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幼儿园教学论文优秀范文三篇,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创作出优秀的文章:

外科医学论文优秀范文一

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知信行模式的运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知信行模式的效果。方法分析年3月-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知信行模式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干预10d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10d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应用于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有助于患者改善自我效能。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知信行模式;自我效能;

  输尿管结石多发于男性,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尿、疼痛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严重损伤患者肾功能。目前,临床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时多采用手术方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凭借其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已在该疾病治疗中取得重要地位。但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导致患者对战胜疾病缺乏信心,从而降低患者自我效能感。知信行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现被广泛应用于该疾病患者术后护理中[1]。分析知信行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价值。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年3月-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临床资料,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知信行模式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0-62岁,平均(48.96±2.03)岁;结石直径9-14mm,平均(11.18±1.36)mm;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19-26kg/m2,平均BMI(23.58±1.02)kg/m2。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1-63岁,平均(49.06±1.96)岁;结石直径9-14mm,平均(11.26±1.40)mm;BMI19-26kg/m2,平均BMI(23.67±1.1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并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促进营养均衡,利于术后身体恢复,护理好患者的个人卫生,提高舒适度等,连续干预10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知信行模式护理,方法如下(1)知:评估患者对输尿管结石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据患者掌握情况制定健康宣教内容,采用一对一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重点讲解相关健康知识盲区,必要时可重复讲解与培训,提高患者疾病与治疗知识多方面掌握度。(2)信:改善患者对健康行为重要性的认知,向患者说明不坚持健康行为会引起的不良后果,对于效能感较低的患者,分析其原因主要为心理状态差、身体不适等,护理人员可针对上述问题采取解决措施,如给予舒适护理,加强沟通强度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分析成功案例等,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关怀,增加患者战胜疾病信心。(3)行: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行为,在术后护理实施过程中,告知患者应该如何配合护理人员,同时引导患者家属协助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如监督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服药、术后导尿、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等,护理重点在于使患者自己积极改变不良行为,坚持健康行为,以改善疾病预后情况,连续干预10d。

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知信行模式的运用价值

  1.3、评价指标

  自我效能:干预前与干预10d后,参照自制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进行评估,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分半信度为0.,包括健康行为、遵医行为、日常生活、服药情况4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范围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d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自我效能对比(x?±s,分)

表1两组自我效能对比(x?±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aP0.05。

  3、讨论

  输尿管结石为泌尿系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因肾结石碎块下落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腹部绞痛,病情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将严重损伤患者肾功能,可能会引起脓毒症,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3]。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已成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有研究指出,术后护理对促进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4]。知信行模式有助于使患者保持正确的信念与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并以此改善患者的身体与精神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0d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更高,表明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知信行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感。分析其原因在于,知信行模式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随后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逐步形成健康信念,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并依据效能感低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利于积极态度与正性信念的建立;最后进行行动干预,并寻求患者家属帮助,共同监督患者,以纠正不良行为,产生健康行为,是最终目的达成的目标[5,6]。知、信、行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但无因果关系,以纠正认知为基础,进而坚定患者转归信念。同时,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一对一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全面掌握输尿管结石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患者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并指导其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态度,从而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

  综上所述,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采用知信行模式护理中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小莲,刘艳华.知信行教育模式提高输尿管软镜治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11(11):-.

  [2]赵欣,周祎,程峰.认知行为干预对输尿管结石体外碎石术病人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18(2):-.

  [3]俞春燕,朱岚泓,王小梅.综合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6(2):-.

  [4]郭立业,高玉兰,刘娟娟.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49(6):-.

  [5]詹海花,金凯英,谢玉兰.知信行护理模式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14(30):89-92.

  [6]李子申,傅龙龙.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9(20):-.

外科医学论文优秀范文二

颈椎骨折围手术期应用自制颈椎米枕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自制颈椎米枕且应用于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探讨颈椎米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并拟行颈椎前路手术或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先后分为对照组54例和实验组48例。观察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自制的颈椎米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表、VAS评分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手术当天自理能力评分、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术后第三天和出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的颈椎米枕可以应用于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颈椎枕;颈椎骨折;围手术期;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进步,交通业和建筑业迅速发展,带来了频繁的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1],导致颈椎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2]。颈椎骨折容易伴随脊髓神经损伤,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瘫痪,如果转运、搬运或护理不当更加容易加重病情,致残率高[3]。目前,国内外对于颈椎骨折治疗原则主要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解除神经脊髓压迫,并最大限度保留颈椎活动功能[4]。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不当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术后切口血肿或感染,脑脊液漏,植骨块移位,钢板、螺钉松动等等[5,6],而这些并发症与患者手术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颈椎骨折术后护理采取颈部制动,维持颈脊柱中立位并且枕后不悬空是保证术后康复及患者舒适度的关键[7,8]。因此,在整个围手术期对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和颈椎的制动十分重要。本研究根据临床工作和借鉴他人的经验自制颈椎米枕应用于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探讨颈椎米枕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年7月-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例颈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⑴经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椎骨折;⑵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⑶拟行手术;⑷年龄≥18岁;⑸有良好的听说读能力。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病变;⑵合并精神疾病;⑶合并颈髓第1-4节段损伤造成的四肢瘫痪;⑷合并创伤性高位截瘫。剔除标准:⑴中途自行退出研究者;⑵病情变化转入ICU者。

  1.2、研究方法

  1.2.1、成立研究小组根据研究需要成立课题小组,小组内成员包括康复师、医师、护士,研究小组核心成员包括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

  1.2.2、制作米枕研究小组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及参考国内颈椎疾病的护理经验,自制颈椎米枕。米枕制作材料:长筒纯棉袜子一双,适量大米。制作方法:根据患者颈部长度和粗细取用适量大米装入长筒棉袜中,然后在另一头打结,以棉袜内大米填充饱满即可,长度约等于患者肩部到头部的距离,厚度约为患者侧卧位时头部到床面的距离,长约30cm,宽约5cm,可根据患者自身特点调节。

颈椎骨折围手术期应用自制颈椎米枕的临床效果

  1.2.3、正式干预

  1.2.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手术前后佩戴颈托,颈托容易受压的部位使用纯棉小方巾作为衬垫,责任护士定期查看患者颈托受压处皮肤情况。

  1.2.3.2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颈椎米枕。患者入院后,即由责任护士通知患者家属准备长筒棉袜一双,大米1.5-2.5kg以填满棉袜,以达到长约30cm,宽约5cm,使米枕呈饱满的状态。待家属准备好颈椎米枕后由责任护士检查米枕是否饱满,对于过于软塌或过于饱满坚硬的米枕进行调整。准备好米枕后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如图2所示)以固定患者头部,防止患者头部过度旋转,扭曲颈椎。翻身时将患者头部置于米枕之上以维持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每天由责任护士检查患者颈椎米枕放置的位置是否正确,在患者侧卧位时适当调整米枕的厚度。

  1.2.4、观察指标

  1.2.4.1疼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疼痛评分表[9]。用中华医学会监制的VAS卡评定患者疼痛的程度,评分卡有10cm的线段,线段上有可移动游标,线段最左边表示无痛(0分),最右边表示剧烈疼痛(10分),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疼痛,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移动游标至相应位置并计分。

  1.2.4.2、自理能力采用评分表Barthel自理能力评分表[10]。该量表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针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量表,包括大小便控制、修饰、如厕、转移、进食、穿衣、上楼梯、洗澡等十项内容,其中20分以下为完全不能自理,20-40分自理能力重度依赖,41-60分表示自理能力中度依赖,61-分表示自理能力轻度依赖。该量表的信度为0.89-0.95。

  1.2.4.3、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1.2.4.4、并发症包括切口渗血、血肿、感染、植骨块滑脱等。

  1.2.4.5、住院时间指患者从入院当天到出院当天的时间。

  1.2.5、资料收集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于入院时,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出院当天进行自理能力评估、疼痛评估;出院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在患者住院期间调查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由研究小组两名成员进行数据的录入。采用SPSS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其中疼痛评分、自理能力、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着性。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根据纳排标准和剔除标准,本研究确立的符合研究标准对象为名,其中对照组54名,观察组48名,采用ASIA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及神经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2.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比较见表2。

  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镇痛泵采用喷他佐辛、加罗宁[11],或氟比洛芬酯作为常用药,指导患者镇痛泵自控使用至药物用完。根据镇痛泵药物进行分组,根据评估频率[12]每日14:00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镇痛泵的差异,对照组使用阿片类药物16人,使用非甾体类药38人,观察组使用阿片类药物18人,使用非甾体类药30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

  表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表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2.3、两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术后第三天与出院当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比较见表4。

  由结果分析可知对照组并发症中切口渗血12例,血肿5例,感染2例,植骨块滑脱2例,观察组切口渗血6例,血肿2例,感染1例,植骨块滑脱0例。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两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表3两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表4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4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3、讨论

  颈椎骨折患者颈部制动,需要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常常以平卧位为主,围手术期患者常需要变换体位来减轻不适并防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13]。目前临床上主要以颈托来限制患者的颈椎活动,但是颈托透气性差,且患者的枕部、耳周及下颌等部分存在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虽然限制临床上逐渐认可使用颈椎枕作为患者颈椎制动的工具,如U型枕、C型枕及工型枕,虽然均可以维持人体头部、颈部的生理舒展状态,但是因内部填充材料可塑性差,常常不能满足个体差异性带来的需求。也有研究者提出更换枕套填充物的方法来改进,采用决明子加沙袋或食盐作填充物制作颈椎固定物[14],但是这些填充物亦存在易移位、不吸汗,不美观等缺点。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颈椎米枕制作简单,透气性好、可塑性强,填充的米粒保持干燥可长期使用或便于更换等优点。当然,也有临床护理工作者曾使用类似的颈椎米枕进行颈椎术后固定,遗憾的是,该种米枕及以上所提到临床经验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均未进行临床效果的科学研究调查[15,16,17,18,1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加速康复ERAS是我国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20],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个体化和多模式镇痛[21,22]。本研究选取的患者在术中麻醉的基础上增加氟比洛芬酯作为镇痛泵的首选药物[23],术后使用VAS疼痛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定时动态评估,降低了患者爆发痛的次数。本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镇痛泵持续镇痛,因此使用颈椎米枕对于患者疼痛无显着改善效果。

  患者使用颈椎米枕后不再惧怕翻身,能够更加有信心的更换自己的体位,以及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早期自行完成日常生活所需,因此患者在术后第三天、出院时的自理能力会优于观察组,且随着自理能力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会明显高于观察组。本研究采用的自制颈椎米枕是一种利用食用米和棉袜简易制作的用于颈椎制动的护具,并且在围手术期可以对颈椎起到牢固有效的固定,能够有效减少因患者翻身体位不当造成的渗血、血肿以及植骨块脱落,因此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观察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在11.52d,与高小雁等人[8]采用颈椎枕研究的11.8d相近,但是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显着差异,原因在于随着医学的进步,临床医生对于颈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案的制定日趋成熟,手术技术也越来越娴熟,患者出现早期并发症的概率越来越低,加之随着加速康复理念的不断普及,临床医务工作者能以最优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综述所述,本研究通过观察米枕在颈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表明其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PatelAA,HurlbertRJ,BonoCM,etal.ClassificationandSurgicalDecisionMakinginAcuteSubaxialCervicalSpineTrauma[J].Spine,,35(21Supply):-.

  [2]PikettW,SimpsonK,WalkJ.TraumatidspinalcordinjuryinOntario,Canada[J].JTrauma,,55(6):-.

  [3]肖定军,脊髓损伤术后长时间制动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5(12):-.

  [4]ZhouF,ZouJ,GanM,etal.Managementoffracture-dislocationofthelowercervicalspinewiththecervicalpediclescrewsystem[J].AnnRCollSurgEngl,,92(5):-.

  [5]周广福,张松,赵筑川,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及对策[J].当代医学,,18(16):87-88.

  [6]WangJC,McDonoughPW,EndowKK.etal.A   [7]张芳,马戈东,张会凡,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6):79-80.

  [8]高小雁,陈静,孙玉珍.颈椎术后病人使用颈椎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7-8.

  [9]王宁华.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6(18):-.

  [10]邵爱仙,黄丽华,胡斌春,等.根据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J].中华护理杂志,,39(1):36-39.

  [11]周吾钊,胡钦擎,张晓佳,等.地佐辛用于骨科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观察[J].江西医药,,54(2):-.

  [12]魏建梅,王建宁,曹英,等.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的研究与应用[J].江西医药,,54(6):-.

  [13]黄海星等,ICU颈椎骨折患者枕部压疮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11):第-页.

  [14]吴丽心,介绍一种预防颈椎骨折病人枕部压疮的新方法[J].护理研究,(6):.

  [15]曾丽萍,颈椎骨折术后用食盐固定头部的新方法[J].齐鲁护理杂志,(26):18.

  [16]方清秀与黄月明,米袋在颈椎骨折术后固定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5):.

  [17]周小萍等.新型颈椎枕的制作与使用[J].护理学报,(8):77-78.

  [18]陈伟惠,黄扬云与全常群,自制头颈枕在颈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5):-.

  [19]刘迎娟等,组合式颈椎枕在颈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8):-.

  [20]李静,周凯,李鹏程,等.医护技一体化加速康复模式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功能康复[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12(4):-.

  [21]张亮,巫一鸣,李勇,等.多模式镇痛在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34(7):-.

  [22]罗明华,吴海云,徐斌,等.骨科围手术期镇痛临床应用研究[J].江西医药,,49(12):-.

  [23]贾秀眉,兰丽琴,汤礼贵.氟比洛芬酯对骨科手术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32(2):-.

外科医学论文优秀范文三

下肢术患者应用多功能手术保暖盖的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多功能保暖盖被在下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年6月-年4月本院收治的例下肢手术患者,按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保暖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功能手术保暖盖被。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术中寒战发生率及热舒适满意情况。结果:干预组手术开始后1、2、3h及出手术室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中寒战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干预组热舒适满意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多功能保暖盖被在下肢手术患者护理中保温效果较好,可预防患者低体温发生,减少术中寒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多功能手术保暖盖被;下肢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multifunctionalsurgicalwarmcoverinnursingoflowerlimbsurgery.Method:FromJunetoApril,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forlowerextremitysurgerywereselected.Accordingtodifferentinterventionmethods,they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interventiongroup,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warmnursingintheoperatingroom,andtheinterventiongroupwasgivenmultifunctionalsurgicalwarmcover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Thebodytemperatureatdifferenttimepoints,incidenceofintraoperativechillsandsatisfactionwiththermal   Keyword: Multifunctionalsurgicalwarmcover;Lowerlimbsurgery;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恒定的体温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保证。手术过程中常出现低体温,低体温是指非人工降温所致的在手术中的任何时间点体温36℃,是临床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低体温是围术期最常见的热紊乱现象,发生率达50%~90%[2]。一旦发生围术期低体温,体温的恢复至少要持续到麻醉终止后4h[3]。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不仅影响患者舒适度,更严重的是增加术中出血量,增加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延缓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4,5]。所以在手术中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可以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保持术中正常体温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心脏并发症以及降低分解代谢的作用,这也是快速康复外科(FTS)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6,6,7]。目前,国内外保暖设备较多,如循环水服、变温毯等,由于价格昂贵,医院这些设备并不能普及使用。而下肢手术由于传统盖被厚重影响手术消毒和操作,在手术区域消毒时就要移除,导致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非手术区域长时间暴露,导致热量丢失。医院现有的医疗护理条件,设计一款专门为下肢手术患者上半身保暖盖被显得尤为重要,成本低,可普及使用。本研究将手术团队设计的多功能手术保暖盖被应用于下肢手术患者术中保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下肢术患者应用多功能手术保暖盖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6月-年4月本院收治的例下肢手术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下肢手术患者指征;年龄18岁;手术预计时间3h。排除标准:急诊手术已经发生低体温患者;发热患者。按干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保暖护理,患者入室前设定适宜的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1~25℃。根据手术不同时段及时调节温度;使用恒温箱加温灌洗液、给予心理护理;给予传统盖被保暖,但手术消毒开始移除盖被。(2)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功能保暖盖被。术前0.5h将保暖贴放于多功能保暖盖被的口袋里面预热。当患者开始消毒,移除传统盖被后给予已预热好的多功能保暖盖被继续覆盖,保暖贴主要在腹部、胸部、双上肢发热,患者输液肢体覆盖处保暖贴持续发热,通过盖被覆盖间接对输液肢体保暖,患者输液舒适安全,实现主动和被动保暖的效果,直至手术结束。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体温。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体温,将温度探头粘贴于非输液侧肢体腋窝下,麻醉后把测体温肢体包好紧贴躯体平放[6,6]。记录并比较两组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后即刻、手术开始后1、2、3h及出手术室时体温。(2)比较两组术中寒战发生情况。根据Wrench寒战分级,0级:无寒战;1级:无寒战,然而外周血管出现收缩或者汗毛竖起;2级:一个肌肉群发生颤动;3级:多个肌肉群颤动;4级:整个躯体出现明显抖动[7]。寒战例数=2级例数+3级例数+4级例数。(3)比较两组热舒适满意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热舒适满意度调查表,通过术后回访让患者根据腹部、胸部及输液肢体温度舒适情况勾选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及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

  两组入手术室时及麻醉诱导即刻的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开始后1、2、3h及出手术室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x?±s)]

表2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x?±s)]

  2.3、两组术中寒战发生情况

  干预组寒战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P=0.),见表3。

  表3两组术中寒战发生情况例

表3两组术中寒战发生情况例

  2.4、两组热舒适满意情况

  干预组热舒适满意率为90.00%(90/),高于对照组的60.0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P0.),见表4。

  表4两组热舒适满意情况比较例

表4两组热舒适满意情况比较例

  3、讨论

  3.1、术中低体温发生对患者的影响

  目前各大手术开始后,由于身体覆盖的盖被影响手术消毒和无菌,在皮肤开始消毒时移除。这样在整个围手术期间,虽然室内温度在规定的21~25℃,但身体此时仅覆盖比较薄的中单,层流手术室的天花板一直送风,加上输液、切口暴露等因素,患者很容易体温散失而发生低体温。围手术期患者受麻醉和手术中一系列危险因素的影响,使得低体温发生难以避免[8,9]。术中低体温可抑制凝血功能,减慢血液循环,进而增加术中出血量[10];术中低体温可降低肺血管对缺氧的反应性,加重通气/血流的调控,形成全身组织和器官的缺血缺氧,极易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肌缺血[11];术中低体温情况下使用麻醉药物,可增加麻醉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推迟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极易引发患者发生误吸、呼吸抑制甚至呕吐等躁动反应;低体温引起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体温。另一方面术中低体温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或凝血功能障碍使心血管疾病、感染率增加[12]。

  3.2、多功能保暖盖被的运用预防了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是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预防低体温的保暖措施很多,如调节室温至21~25℃;用恒温箱对冲洗液加温等[13]。充气式加温毯、循环水服、输液加温仪保暖效果好,但由于价格昂贵,医院,并不能普及使用,尤其是循环水服,在国外未普及,国内目前还没有。医院护理条件现状,使用盖被对患者进行保暖成为重要措施之一,身体的覆盖物可以减少30%的热量损失[4]。国内外研究发现“预暖”是能预防麻醉恢复期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的一类有效方法[14]。多功能保暖盖被在胸部、腹部、被袖部设计了一定厚度的口袋,便于加用保暖贴使用,在患者入室前0.5h,将保暖贴产品放入多功能手术保暖盖被的口袋,预热盖被。当患者入室后给予患者覆盖直达手术结束。多功能保暖盖被制作简单,经济实惠,覆盖轻便保暖,便于清洗,而且它可以全方位覆盖患者上半身,包括患者整个肩膀、手臂、胸部及腹部,临床运用到下肢手术患者保暖效果好且持久,保暖贴温度适宜,安全有效。盖被覆盖手臂处设计了放保暖贴的口袋,供保暖贴放入,间接对患者输液手臂起到了很好的保暖效果,有效降低了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多功能保暖盖被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均高于进行常规保温措施的患者,表明多功能保暖盖被实现了主动与被动保温的功能。

  3.3、多功能保暖盖被的运用提高了患者热舒适度,减少了寒战的发生

  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术中人性化护理和舒适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手术患者的术中保暖非常重要,单一棉被保暖不能满足术中患者低体温的预防[15]。手术过程中,传统棉被因其过大过厚不适宜术中应用,棉被头端不能覆盖患者肩部,患者常因胸部堆积太多感觉不适,由于制作并不科学,影响手术消毒和手术操作,导致手术开始后不能继续覆盖保暖,导致患者散热大,易发生低体温[16]。人体舒适度是人对大气冷暖的感受程度,当人体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人体舒适度越差[17]。术中低体温常伴随寒战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疼痛和不适,还可影响患者术中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输液途径的固定。而多功能保暖盖被配合保暖贴针对下肢手术患者的保暖效果非常好,保暖贴是由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从打开包装的时候开始放热。功能为可以连续12h释放50~60℃的热量[18]。保暖贴可以提高整个盖被的温度,使用时间持久且温度适中,方便术中使用。放置保暖贴的口袋厚度适宜,配合保暖贴使用安全可靠[1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术中寒战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干预组热舒适满意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常规保温护理措施联合多功能保暖盖被的运用,可以很好预防低体温发生,减少寒战反应,从而改善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手术切口的愈合能力,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患者热舒适满意度。

  综上所述,多功能保暖盖被在下肢手术患者护理中保温效果较好,可预防患者低体温发生,减少术中寒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蓓,王晓军.手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31(11):-.

  [2]李丽,贾风菊,王梅新,等.护理人员实施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2(20):-.

  [3]杨燕萍,沈梅芬.复合保温对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32(1):78-80.

  [4]董妞,商临萍,付秀荣,等.充气加温毯在神经外科脑膜瘤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31(31):-.

  [5]余莉敏,康梅凤.全方位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16(2):86-89.

  [6]真启云,费文勇,张云飞,等.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优化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51(6):-.

  [6]袁敏,万素莲,费蕾蕾,等.音乐放松联合保暖贴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低体温、应激反应、寒战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4(3):-.

  [7]桂英英.术中保温优化护理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16(28):93-96.

  [8]丁晓慧.暖风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32(11):6-8.

  [9]梁浩,易杰.主动充气保温系统预防大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39(3):-.

  [10]李建芬.综合保温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麻醉后生命体征波动和寒战发生程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15(23):-.

  [11]何文英,先疆燕,王忠,等.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影响的荟萃分析[J].医院感染学杂志,,26(12):-.

  [12]陈蓓,王晓军.手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31(11):-.

  [13]郭莉.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4]戴珩,陈洪艳,宋云.围术期综合保温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14(32):-.

  [15]何婷婷,余雷,余文静.红外监测输液控制器在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中的探讨[J].全科护理,,16(36):-4.

  [16]许立倩,曹艳冰,戴红霞,等.充气式保温毯用于麻醉复苏室全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34(14):31-32.

  [17]吉琦,王丽,掌孝荣,等.手术间温度与人体舒适度及患者体温关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6(26):-.

  [18]郭莉.50%硫酸镁联合暖宝宝贴湿热敷治疗3级以下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5(4):-.

  [19]王间萍,何叶.术中保暖被的制作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1(12):.

更多外科论文发表细节欢迎咨询白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bfz/10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