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22岁。
主诉:头痛2月余。
现病史: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阵发性头痛,针刺样疼痛,不剧可忍,以左后枕部为主,每次持续约几分钟,发作频率不定,发作时偶伴有步态不稳。5天前因上述症医院查头颅CT/MRI提示:左顶叶囊实性肿块,胶质瘤?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病来饮食、二便正常,眠差易醒,体重无明显增减。
既往史: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脏听诊未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超声:脑脊液常规:蛋白含量73.90(正常值:8-43mg/dl),肿标(-),余无殊。
CT/MRI扫描: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方式:常规平扫横断位T1WI、T2WI,层厚7mm,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层厚6mm。如图1-6。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医看
答案解读:B
解析:该患者肿瘤局部囊变,灶周水肿,首先定位脑内病变,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考虑星形细胞瘤,需与胶质母细胞瘤相鉴别。病灶边缘可见类似脑膜尾征样强化,需与囊性脑膜瘤相鉴别。患者于-03-28全麻下行开颅顶枕叶肿瘤切除术。
术中所见:左顶部脑组织异常,灰黄色、质地软硬兼有,内有囊壁,内为黄色囊液,肿瘤血供丰富,约为4cmx5cm。
术后病理:(左顶部)原发性肿瘤,考虑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伴间变特征,GFAP局灶+,CD34+++,Ki67约15%。
.5开始行左顶枕叶原瘤区6MV-X线DT54Gy/27F适形放疗,放疗后1个月开始泰道胶囊标准方案辅助化疗6个疗程。
复查MR图像
问题二该病例复查过程中,所见异常强化信号的判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A肿瘤复发
B出血
C肿瘤残留
D肿瘤侵犯脑膜
答案解读:A
解析:
患者术后随访术区脑膜强化明显,且逐渐增大,脑灌注可见强化区明显高灌注,故首先考虑肿瘤复发。.10.29全麻下行开颅左顶枕叶复发胶质瘤切除术。
.11.24开始予左顶枕叶原瘤区6MV-X线DT50Gy/25F调强放疗,同时予泰道胶囊mg口服同步化疗。放疗结束时间:.1.6。.2.3开始后续6个疗程泰道胶囊辅助化疗。
问题三根据以上复查MR图像,该病例-08-16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A肿瘤复发
B脑膜侵犯
C放射性脑坏死
D炎症
答案解读:C
解析:
患者放疗后术区见大片异常强化灶,周围水肿明显,此时需注意鉴别放射性脑坏死与肿瘤复发。患者经过贝伐单抗治疗后病灶水肿明显减小,且PWI呈低灌注,故考虑为放射性脑坏死。
三、诊断分析思路
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病灶位于顶叶,呈囊实性表现,灶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首先病灶定位于脑内病灶。横断位病灶边缘可见类似脑膜尾征样强化,故需与囊性脑膜瘤相鉴别。具间变特征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易于累及脑膜,全切或次全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随访不仅需术野脑实质复发,还需脑膜受累和复发播散,对于放射治疗后需动态随访,包括时间间隔和照射野内外强化特征,借助脑灌注、磁共振波谱重新等加以鉴别放射性治疗反应与肿瘤复发。
本病例的读片思路(1)发现病变与认证:本病例发现病灶较易,病灶较大且伴有巨大囊性变,灶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故首先考虑恶性病变。
(2)定位诊断:本例病灶与枕部脑膜关系密切,但并未出现明显的宽基底灶及脑膜尾征样强化表现,借助病灶周围脑回皮层改变,可判断病变主体位于脑实质内。
(3)定性诊断:本病例特点为临床上22岁年轻男性,病灶较大,且累及脑膜,实性部分显著强化,灶周中等度水肿伴占位效应脑室变形,倾向高级别肿瘤。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是脑内一种相对罕见的原发肿瘤(1%),根据WHO中枢神经肿瘤分类,归于局灶性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年,无明显性别差异。98%以上发生于幕上,最多见于颞叶,临床常见癫痫(75%),约80%以上病例为WHOⅡ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可见邻近颅骨受压塑形改变。肿瘤大多呈囊实性改变,实性成分可见明显强化,但在灌注成像时上大多呈CBV略偏高,肿瘤囊性成分因蛋白含量较高在FLAIR上呈偏高信号,无强化,肿瘤部位表浅,常累及皮层及毗邻软脑膜,增强后可见脑膜强化,甚至呈脑膜尾征。肿瘤周围水肿报道不一,多无水肿或轻度水肿,钙化少见。病理光镜下为梭形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泡沫状含脂质的黄色星形细胞,细胞周围常见网状纤维,典型PXA核分裂象少见,无血管内皮增生和坏死。可见约20%病例具间变特征,10个高倍镜下核分裂像≥5,伴坏死。免疫组化GFAP弱阳性,常见CD34染色阳性,Ki67高表达常提示间变或胶母化。分子病理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类似,常见BRAFVE突变高表达,IDH1(RH)阴性,影像及病理难以与胶母鉴别时可通过TP53及MGMT检测区分。本病例为年轻男性患者,在顶叶内生长的囊实性肿块,巨大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局部表浅脑膜线状强化,伴有明显瘤周水肿,需与累及脑膜的高级别胶质瘤鉴别,其区分在于相对年轻患者,以及分子病理IDH1、TP53、MGMT等鉴别;也需与幕上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鉴别,后者一般无脑膜侵犯,大多手术切除效果好,复发罕见,影像上强化结节细胞密度偏低,DWI常呈偏低信号,强化部分为血管通透性改变,常呈低灌注。本例患者复发表现为术野脑膜部分复发,术后放疗后出现术区大片水肿及不均匀强化影,此时需注意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应结合临床治疗病史,分析出现该征象的原因,脑灌注成像常能提供有益的鉴别。
鉴别诊断(1)胶质母细胞瘤:T1WI呈不规则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混杂高信号,这多与病灶内的出血、坏死有关。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强化,囊变区呈厚薄不一的不规则强化或斑片状强化。
(2)囊性脑膜瘤:肿瘤多位于脑膜瘤好发部位,实性部分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少数瘤内存在囊腔可呈环形强化,多数囊壁无强化。肿瘤可出现典型性的脑膜尾征,高分辨成像脑回皮层的推移情况有助于鉴别。
(3)DNET:肿瘤呈假囊状、多结节的囊泡状,有时也可变现为肥皂泡状巨脑回状,瘤内可见索状从边缘向中心延伸的等信号分隔。瘤周一般无水肿,无占位效应。通常无强化。
(4)节细胞胶质瘤:与非间变性的PXA相仿,实性强化部分常弱于PXA,约50%病例出现钙化,不表现脑膜尾征。
病例供稿:浙江大医院放射科闵捷蒋飚
专家点评PXA大多为囊实性肿瘤,发生部位表浅,实性成分和囊壁可见明显强化,肿瘤囊性成分因蛋白含量较高在FLAIR上呈偏高信号。肿瘤常累及皮层和毗邻软脑膜,增强后可见软脑膜强化。但是软脑膜强化与硬膜强化不同,须注意鉴别。患者手术后,放化疗后出现异常强化灶需鉴别复发灶或治疗后改变(即真性进展或假性进展)。目前这个问题仍然是临床棘手的难题。原则上新出现的强化灶可以是二者中的一个,但笔者认为大多数应该是二者混杂一起存在。灌注、弥散和波谱均可以辅助诊断,但由于手术残腔的存在,这些功能检查均不准确,临床需更好的方法判断。
点评专家:浙江大医院放射科闵捷蒋飚
医看
参考文献:
1.IdaCM,RodriguezFJ,BurgerPC,etal.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NaturalHistoryandLong-TermFollow-Up.BrainPathol.Sep;25(5):–.
2.PatibandlaMR,NayakM,PurohitAK,etal.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withanaplasticfeatures:Ararecasereportandreviewofliteraturewithreferencetocurrentmanagement.AsianJNeurosurg.Jul-Sep;11(3):.
3.SantagataDD,LamQ,VernovskyK,etal.BRAFVEMutationsAreCommonin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DiagnosticandTherapeuticImplications.PLoSOne.;6(3):e.
4.LohkampLN,SchinzM,GehlhaarC,etal.MGMTPromoterMethylationandBRAFVEMutationsAreHelpfulMarkerstoDiscriminate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fromGiantCellGlioblastoma.PLoSOne.;11(6):e.
5.RazE,ZagzagD,SabaL,etal.Cystwithamuralnoduletumorofthebrain.CancerImaging.;12(1):–.
6.GiulioniM,MarucciG,MartinoniM,etal.Epilepsyassociatedtumors:Reviewarticle.WorldJClinCases.Nov16;2(11):–.
7.LouisDN,PerryA,ReifenbergerG,etal.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ClassificationofTumor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asummary.ActaNeuropathol.;(6):-20.
长按图片,识别▲
医侃(yikantime)
微博:
医看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医看」医生问答平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yh/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