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阅读指南通
神经外科相关的最新指南
中国颅颈交界区畸形诊疗专家共识制定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内容介绍
颅颈交界区畸形致残率高,可危及生命。致病原因在于延颈髓受压和颅颈间不稳定,既有先天胚胎发育因素,又有后天病理生理学及生物力学改变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多种畸形同时共存,表现形式多样,解剖变异复杂,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一直是国际脊柱神经外科学界的难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基于广大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借鉴国外文献,制定此诊疗共识。
成人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指南制定者
中国脑胶质瘤协作组
内容介绍
成人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制定本指南的目的是建立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的低级别胶质瘤规范化手术治疗方案。根据近年来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完善。本指南包含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以及相关推荐级别,作为较具权威性和指导意义的技术指南。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及更好地开展手术工作,本指南中证据质量和推荐力度参照了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认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这一标准发表在之前的系列指南中。本指南属于临床实践指南,目标是指导临床标准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同时为建立合理、规范的临床诊疗路径提供支持。
3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V1)制定者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内容介绍
年7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南年第1版,指南更新摘要如下:成人低渗透性的幕上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不含Pilocytic星形细胞瘤)、间变性胶质瘤/恶性胶质瘤、成人颅内和脊髓室管膜瘤(不含亚室管膜瘤)、成人成神经管细胞瘤和幕上的PNET、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原发性脊髓肿瘤、脑膜瘤、有限转移灶、多个转移灶、柔脑膜转移、脊柱转移瘤、大脑和脊髓肿瘤影像学检查原则、大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大脑和脊髓肿瘤的放疗原则、大脑和脊髓肿瘤的系统系治疗原则、大脑和脊髓肿瘤的管理原则、脑部肿瘤病理学检查原则。
4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消化与营养管理专家共识制定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内容介绍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如重型颅脑创伤、脑肿瘤、重症脑血管病、颅内炎性病变等)常存在意识以及吞咽功能障碍、急性应激反应、激素分泌及内脏功能失衡等代谢紊乱,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继而使患者感染、脏器功能障碍、死亡风险增加,影响临床结局。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除具有其他重症患者的代谢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殊性:(1)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2)高代谢、营养需求更高;(3)自主呼吸障碍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4)多存在内分泌功能紊乱;(5)部分存在应激性胃肠道功能障碍;(6)存在与神经损伤修复相关的特殊营养素需求;(7)多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以上均可导致营养不良高风险,产生不良临床结局。本共识围绕消化与营养两个核心问题,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消化系统评估及处理、营养评估、营养支持策略及流程、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途径、监测与并发症处理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推动神经外科重症学科规范化消化系统管理及营养支持疗法。本共识仅适用于成年患者。
5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制定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内容介绍
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包括气道评估、氧疗、人工气道的建立、维护和撤除、呼吸支持治疗及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防治等。气道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纠正患者缺氧、痰液引流和防止误吸等。呼吸中枢功能正常、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正常患者可以通过自主呼吸或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等预防缺氧。咳嗽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通过鼓励咳嗽或辅助排痰措施来促进痰液排出。神经重症患者常因存在呼吸中枢功能障碍、气道不畅、呼吸功能不全等导致或加重患者缺氧。这些患者必须建立人工气道,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枢损伤和意识障碍对气道的影响非常明显,气道不畅所致患者缺氧又明显加重中枢损伤。本共识主要包括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管理和撤除、呼吸支持的基本原则及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防治等。
6中国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治专家共识制定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内容介绍
正常压力脑积水(NPH)是以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和尿失禁三联征为临床表现,患者病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发展,影像学检查具有脑室扩大,脑脊液压力测定在70~mmH2O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7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制定者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内容介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85%左右。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中显示,aSAH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年发病率约为9.1/10万,芬兰和日本aSAH年发病率可分别高达22.5/10万与27.0/10万;我国北京地区aSAH的年发病率为2/10万,低于世界范围总体年发病率。由于aSAH发病凶险,院前死亡率较高,而我国院前死亡患者尸检率极低,可能严重低估了SAH的真实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SAH的平均死亡率在27%~44%;医院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SAH患者发病后28天、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16.9%、21.2%、23.6%和24.6%。但是目前该病死亡率在发达国家逐渐下降,并且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动脉瘤的早期治疗和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均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目前我国aSAH的整体治疗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编写委员会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从临床实践出发,参考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特点,针对aSAH的诊断和治疗撰写了本指导规范。
8脑损伤神经功能损害与修复专家共识制定者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CNS)
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
内容介绍
颅脑损伤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坠落、暴力伤害和突发自然灾害等。在中国每年有超过万人因交通事故导致意外伤害。颅脑创伤占全部创伤的17%~23%,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大于20%,严重残废率大于50%。对于长期昏迷、瘫痪、认知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效果有限。从神经损伤修复学的角度研究神经组织对创伤的反应、神经功能损害与修复治疗的新技术及新方法是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中国尚无神经损伤修复相关的标准或指南,特制定本专家共识以供参考。
如需本指南,请编辑“年9月2日+序列号+个人邮箱”至艾阅读,小编会及时发送给您~
艾阅读∣一个值得信赖的北京白癜风费用天津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yh/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