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泰开讲啦颅内生殖细胞瘤复发影像科医

患者信息

性别:女

年龄:31岁

主诉:生殖细胞瘤放疗后5年,最近言语不利。

1临床诊断及其他检查

肿瘤复发?

2MR影像学表现

双侧基底节、胼胝体、双侧额颞顶叶见多发片状长T1长T2信号,DWI部分呈高信号,边缘欠清,增强后双侧额叶及基底节区可见多发节状及环形强化灶,边缘较清,脑室大小形态可,中线居中,未见偏移。

3影像诊断

生殖细胞瘤放疗后改变,脑内多发异常,考虑复发可能。

病理结果:生殖细胞瘤

4鉴别诊断

1.松果体区囊肿:为良性病变,国外尸检存在率高达40%。多数较小,只有在MRI检查时偶然发现。多数在MRI上松果体区有小而圆的囊肿,注药后轻度环形强化,有时囊肿较大可稍压迫四叠体上丘,CT示囊内液体与脑脊液比呈等至高密度,多无临床症状,也不引起脑积水,绝大多数不需手术治疗。

2.松果体细胞瘤:即来源于松果体实质细胞,包括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前者多为边界清楚的圆形病变,很少通过脑脊液播散;松果体母细胞瘤为恶性,局部浸润,通常体积较大,质地不均匀。松果体细胞瘤周边可有钙化,注药后可有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有时神经影像上不易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区别,但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无性别倾向,平均年龄较生殖细胞瘤者大(多在20岁以上)。

3.神经胶质瘤:多为星形细胞瘤,极少数为室管膜瘤,多起源于四叠体或第三脑室后壁。肿瘤有时很小,但早期引起梗阻性脑积水,MRI见肿物与四叠体融为一体,压迫导水管,使其狭窄或闭锁,注药后多不强化或轻度强化,有时可见受累的丘脑和脑干出现肿胀,在T2像上可见高信号。

4.脑膜瘤:松果体区脑膜瘤少见,多为成人(常发生于40~60岁),常起源于小脑幕切迹游离缘,故常不在正中。肿瘤常为圆形或椭圆形,CT为均匀密度,MRI在T1像为均匀高信号,注药后可明显均匀强化,并可显示在小脑幕上有脑膜尾征(冠状扫描显示更为清楚)。

5.脂肪瘤:可发生在松果体区,为先天性病变,实际上为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组织的异位或游离的结果,多数很小,不引起症状,更无需手术。

6.上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可发生在松果体区,可较大,CT为低密度,CT值低于脑脊液;MRI在T1像为低信号,T2像信号变化较大,从低信号到不均匀信号皆可。上皮样囊肿边界可不规则,部分边界可呈虫蚀状。

7.蛛网膜囊肿:有时囊肿可较大,囊内密度或信号在CT及MRI为相似于脑脊液,囊壁薄,注药后可轻度强化。

5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1.脑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病因不明确,有家族史的也十分罕见。曾有报道在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即47条染色体,有2条X和1条Y性染色体)病人的纵隔和颅内发现生殖细胞瘤。这些病人的典型特征是小睾丸、精管细及玻璃样变、无精子,有人推测,纵隔及颅内等处生殖细胞瘤的发生是原始生殖嵴分化的变异导致了生殖细胞迁移、分化的变化和其恶性的倾向。

2.脑内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染色体常发生异常,包括非随机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位。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80%呈现特征性的染色体结构异常,12号染色体短臂等臂染色体畸形,许多非生殖细胞瘤性性腺肿瘤及性腺外的生殖细胞肿瘤中也有i12p畸形。

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生殖细胞在胚胎第4周已清晰可见,它们出现于卵黄囊壁上的内胚层细胞中,邻近尿囊的发生处。当胚胎开始折叠,原始生殖细胞在中线从卵黄囊壁通过后肠背侧肠系膜迁移至生殖嵴,并进入间叶组织下成为原始性索,再逐步发育为成熟的性腺。在这个迁移过程中,原始生殖细胞遍布整个胚胎,当这些迁移的全能干细胞未完成正常演化而停留时,很可能变成肿瘤。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生殖细胞瘤是一组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未分化肿瘤。

发病机制:

肿瘤大小不一,小者如花生米大小,大者可如拳头,肿瘤表面呈灰红色,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但也可有假性包膜;肿瘤质地多软而脆,呈细颗粒状,部分有囊变,可用吸引器吸除;少数可有出血、坏死。肿瘤钙化较少,如有的可呈弹丸状,位于肿瘤中心或周边。肿瘤在鞍区可浸润视神经和视交叉,有时可向上影响丘脑下部,巨大者可突入第三脑室,甚至梗阻室间孔引起脑室扩大;位于松果体区者向前可穿透第三脑室壁,向下压迫和浸润四叠体,向后下压迫小脑上蚓部,向上可浸润和压迫胼胝体压部。

6典型临床表现

脑内生殖细胞瘤生长较快,多数病程在1年以内,文献中记载病程在2天~6年,平均7个月。生殖细胞瘤的症状与体征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局部脑定位征和内分泌症状等。

1.颅内压增高症状:生殖细胞瘤可早期压迫或梗阻导水管的上端开口,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当肿瘤进一步增大时,压迫第三脑室后部或导水管上端,使梗阻性脑积水更为突出,因此,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盘水肿,小儿可有头围扩大等。后期可继发视神经萎缩及展神经麻痹等。

2.局部定位征:最常见的定位症状有Parinaud综合征,这是Parinaud于年首先指出松果体区肿瘤可出现上视不能、瞳孔光反应和调节反应障碍等。其中部分病人同时合并下视不能、瞳孔光反应迟钝或丧夫、调节反应减弱及阿罗瞳孔。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可出现小脑症状,表现为持物不稳、走路摇晃、眼球震颤等,少数侵犯基底节时可出现偏瘫等。肿瘤压迫下丘脑及内侧膝状体可出现双侧耳鸣及听力下降。其他尚包括癫痫、脑神经(Ⅲ、Ⅳ)不全麻痹、视野缺损等。

3.内分泌症状:性早熟及巨生殖器为本病突出的内分泌症状,因此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也可见到性发育停顿或迟缓。性发育障碍在15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率为10%~37.5%。性早熟以男性病例占大多数。下丘脑损害可出现尿崩症、嗜睡、肥胖、发育障碍及性功能低下等。

4.转移:由于生殖细胞瘤组织松散,很易脱落,故有种植性转移倾向,常沿蛛网膜下腔向基底池、脑室系统和脊髓转移。其转移率一般在10%~37%之间。个别病例可发生颅外远处转移,如头皮下、肺部等。

5.对于出现颅内压增高、眼部症状、性早熟的小儿与青少年应高度疑诊为本病。辅以上述检查,多能及时诊断。尤其是上视不能、性发育障碍和瞳孔对光反应异常,对本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7治疗方法

1.肿瘤切除术。

2.术后放疗及化疗:生殖细胞瘤对放射线极为敏感。术后辅以放疗期化疗可获稳定的疗效。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常见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yh/4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