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岗位上的骆玲红医师林文灿供图
女医生昏倒在岗位上
5月12日19时许,骆玲红的丈夫陈先生从外地回到家中,妻子不在家。他多次拨打妻子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在楼上亲戚家里的9岁女儿说,从中午开始,她就被母亲送到亲戚家。陈先生急了,不断拨打电话。快到20时,电话终于拨通!妻子很小声且非常吃力地说:“我在科室。”之后电话就断了。
状况不对,陈先生医院高压氧科,只见妻子趴在桌子上,地上都是呕吐物。他推醒妻子,焦急地问:“怎么啦?”“难受。”之后,妻子昏迷过去再也没有应答。
急昏了头的陈医院,而是想到自己医院上班,于是把妻子背上车,开医院。经作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骆玲红医生左额有一个10多厘米的肿瘤。值班医生当即决定,推进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并于13日晚上做了手术,取出一个十多厘米的脑膜瘤。然而,手术仍未能救回骆玲红的生命。
头晕呕吐仍坚守岗位
“周一(15日)医院探望她,当时,她仍在重度昏迷中。”听闻骆玲红医生去世的消息,同科室的同事尤雅芬护师很是难过。骆玲红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专业,医院后不久,就与尤雅芬一同到湖南培训;回来后,一起到刚成立的高压氧科,一直同事至今。
“她得颈椎病有好几年,冬天身体痛得厉害的时候,还时常用热水袋热敷伤痛处,就是没想到,原来是得了肿瘤!”尤雅芬介绍,虽然颈椎病严重,但因工作的特殊性,加上科室人员少,骆医生平常很少请假,即使有的时候头晕、呕吐也不例外。“这些天,发现骆医生走路特别慢,还以为她怀孕要生二胎呢?没想到是病情加重了!”
据了解,医院的高压氧舱近期没有使用,医院患者较多,每天都要做三舱。一个舱的时间分钟,有6个人,因此工作压力很大。只要病人进舱,近两个小时里,医护人员精力就必须高度集中,病人只要稍有动静,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5月12日当天,骆医生也做了三个舱。下午病人出来后,她还与患者交谈,交代下一次进舱的时间,之后就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并关上门,没想到,这竟是她最后的安排。
12年如一日义无反顾
在医院,高压氧科虽不是临床一线科室,但由于其科室的特殊性,接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等危急重症病人,因此工作强度大,每天加班加点都是常态。此外,为了确保夜间病人的及时救治,高压氧科在克服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医院夜间值班,全科人员实行24小时工作制,常年无休。
12年来,在如此高负荷的工作运行模式中,骆玲红始终兢兢业业,从未有过怨言,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她常说只要是病人所需所求,她就会义无反顾地坚守岗位。十几天前,骆玲红医师就明显感觉身体不适,头痛难耐,但她心系患者、医院,一直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强忍着疼痛,坚持上班,在年的这个护士节,她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编后:当今,医务人员带病上岗、过劳、累倒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是,他们依然勇往直前,无畏无惧,因为医济苍生、爱泽天下。自从踏入医学大门,他们就不曾忘记生命所系、健康所托的医者誓言,他们心怀患者、敬畏生命,舍小家顾大家,割小爱成大爱,用自己的医者仁心为患者托起健康蓝天。然而,多少个救死扶伤的日日夜夜,他们也经历着无限的艰辛,而又有谁来守护和关爱他们的健康?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希望大家对医务人员能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尊重,让医患和谐之花在社会朵朵盛开。让我们一起记住骆玲红医生,愿她一路走好,在天堂安息!(记者许长财通讯员颜灿蓝)
石狮日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yf/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