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将近,小编准备了考前福利献给大家,我们会每天整理一部分内容给各位老师学习,话不多说,我们来考前练习吧!
1、关于Dandy-Walker综合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四脑室极度扩张并向后延伸
B.后颅凹巨大囊肿并第四脑室呈宽口交通
C.一侧小脑半球缺如
D.小脑半球受压,向外侧移位,脑干前移动,枕骨变薄
E.后颅凹容积增大,窦汇及天幕上抬,并有不同程度的脑积水
2、关于海绵状血管瘤和脑膜瘤的鉴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脑膜瘤发生在脑外,海绵状血管瘤脑内外都可以发生
B.脑膜瘤可有邻近骨质反应,海绵状血管瘤不存在
C.脑膜瘤多明显强化,海绵状血管瘤强化方式差别很大,一般很少均质明显强化
D.脑膜瘤占位效应轻,海绵状血管瘤占位效应明显
E.以上都对
3、关于烟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
B.病理改变主要是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管腔狭窄,也可以完全闭塞
C.病变区内膜增生肥厚、变性,侧支循环明显扩张形成毛细血管网
D.好发于欧美白色人种,好发年龄20~30岁
E.以单发病灶,一过性病程为特点
4、关于分水岭梗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水岭梗死是发生于两支血管供血区交界部位的脑梗死
B.以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交界区最常见
C.以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交界区最常见
D.可分为前分水岭脑梗死、后分水岭脑梗死、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和基底核分水岭脑梗死
E.以上都不对。
5、关于肿块在MRI的信号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水量高者,呈长T长T信号
B.脂肪类肿块呈长T短T信号
C.含有顺磁性物质的肿块呈长T短T信号
D.钙化可呈长T短T信号
E.骨性肿块可呈长T短T信号
6、依据人体在X线影像上的密度下列组织中密度最低的为()。
A.钙化
B.体液
C.神经组织
D.脂肪
E.软骨
7、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的时间是()。
A.年
B.年
C.年
D.年
E.年
8、[A1/A2型题]透视的缺点是()。
A.不可转动患者体位
B.缺乏客观记录
C.不能了解器官的动态改变
D.操作不便
E.费用昂贵
9、使用DR摄影,显示优于传统X线胸片的疾患是()。
A.肺间质纤维化
B.间质肺炎
C.肺泡病变
D.肺内渗出性病变
E.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各项中内容正确的是()。
A.X线摄影时用增感屏是为了缩短曝光时间
B.X线透视时只要荧光板够亮,无须暗适应
C.透视检查,即使长时间检查,也不会引起“X线烧伤”
D.一般断层摄影一次摄一张片就够了
E.腹部单纯摄影仅用于发现各种结石和异物
答案解析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Dandy-Walker综合征常为小脑蚓部缺如。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脑膜瘤占位效应明显,均匀一致强化;海绵状血管瘤占位效应轻,可无强化或轻微强化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烟雾病好发于东亚,尤其是日本;好发年龄呈双峰分布,分别为18~20岁和40岁。
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分水岭梗死是发生于两支血管供血区交界部位的脑梗死;一般根据供血区域不同,可分为前分水岭脑梗死、后分水岭脑梗死、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和基底核分水岭脑梗死;以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交界区最常见(即后分水岭梗死)。
5、正确答案:B
6、正确答案:D
7、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德国科学家伦琴于年发现了X线。
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基础常识。荧光透视的优点:可转动患者体位、能了解器官的动态改变、操作方便、费用低;缺点是影像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差,缺乏客观记录射线量较大。
9、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R是将X线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息,可进行各种后处理,DR经能量减影可以去除肋骨对肺组织的遮挡,对肺内渗出性和结节性病变的检查率都高于传统的X线成像。,肺间质纤维化,间质肺炎,肺泡病变这些病变并无特殊优势,需要结合CT进行判定
10、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X线摄影时用增感屏是为了提高射线的利用率,减少辐射剂量,以及缩短曝光时间。
今天的试题内容你通过了吗?
更多题库可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题库可点击“阅读原文”!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yf/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