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ldquo重建生活为本模式rd

重建生活为本模式

结合“重建生活为本康复模式”

的家庭康复计划

唐祯

医院

年,我院开展作业治疗服务,但是存在服务范围比较狭窄、只侧重上肢功能训练,治疗方式比较单调、整体疗效也不太显著的情况。我们将大部分训练时间放在恢复患者最大程度的功能,但总有很多患者的功能得不到完全恢复。治疗师与患者同时进入肢体功能如何恢复的思想陷阱,痛苦不已。

年,我院参加学习了康复及作业治疗模式,强调“将功能转化为能力”。紧接着我们便逐步开展36项作业治疗项目,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对于长期频繁入院、功能稳定的患者运用生活化的作业训练形式,实施结合重建生活为本康复模式的家庭康复计划,能够更好促进患者适应家庭及回归社会生活。

现分享一例成功的个案:

王某、45岁女性,脑膜瘤术后,右额叶出血5年、左侧偏瘫、右利手。5年间,频繁入院3-4医院。

入我院时康复需求:希望提高上肢手功能,手指能够自如屈伸。

入院初次评估:

认知MMSE评估:24/30分,记忆、计算稍差);

感觉:左侧深浅感觉正常;

Brunnstrom:左上肢3期,左手3期,左下肢4期;

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左上肢1+级,左下肢1+级

香港上肢七级分期:2期(能够触碰肚脐位置);

焦虑自评量表(SAS):59/80(轻度焦虑,分值越高程度越重)

ADL:MBI96/;

IADL:9/30,家务管理、洗衣、购物、准备食物均需大量帮助;

家庭照顾者角色:4分,生活独立自理,家务需要协助;

业余生活角色:0分,无想法参与业余活动。

通过评估,我们了解到:患者轻度焦虑,对于自己的肢体功能恢复存在不客观的看法,对生活没有信心。利用,治疗师告知患者上肢手功能最大化恢复的科学事实:可以作为辅助手。最后与患者及家属达成共识:基本生活能够自理、简单烹饪及家务、可以简单照顾家人(孩子就读高中)。在过程中,我们鼓励患者学习日常作业技能、并尝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患者愿意尝试和参与。

作业任务训练过程实操图示:

切菜

患者第一次用患侧手做家务感受

在进行作业技能再学习过程中,我们强调的四大原理:支撑、固定、引导、对称。

经过几次作业任务(切菜)训练活动后,可明显看到患者情绪和心态的变化(由疑惑消极转为积极认可)。

接下来,我们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家庭康复计划,第一个周末:买菜、理菜、洗菜、切菜;并且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98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