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运动障碍常见于
A、额叶肿瘤
B、颞叶肿瘤
C、顶叶肿瘤
D、枕叶肿瘤
E、小脑肿瘤
2、神经胶质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
A、10%~15%
B、20%~30%
C、40%~50%
D、60%~70%
E、70%~80%
3、感觉障碍常见于
A、额叶肿瘤
B、颞叶肿瘤
C、顶叶肿瘤
D、枕叶肿瘤
E、小脑肿瘤
4、精神症状常见于
A、额叶肿瘤
B、颞叶肿瘤
C、顶叶肿瘤
D、枕叶肿瘤
E、小脑肿瘤
5、视野缺损常见于
A、额叶肿瘤
B、颞叶肿瘤
C、顶叶肿瘤
D、枕叶肿瘤
E、小脑肿瘤
6、有关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部位,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
A、脑血栓形成最易发生在大脑中动脉
B、脑栓塞以大脑中动脉阻塞最常见
C、脑出血的血管最多在豆纹动脉
D、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破裂所致
E、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颅内动脉瘤最常见
7、38岁女性,洗衣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查体:意识清,失语,二尖瓣区可闻双期杂音,心律不齐,右侧偏瘫,上肢重于下肢,偏身痛觉减退,首先考虑的诊断
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短暂脑缺血发作
8、52岁男性,突发脑出血,头痛,呕吐,昏迷,血压25/12kPa,应迅速给予
A、止血治疗
B、降血压治疗
C、降颅压治疗
D、维持生命体征
E、防治血管痉挛
9、80岁男性,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血压27/16kPa,右侧瞳孔大,左侧偏瘫。此时,最重要的治疗是
A、外科手术
B、降压治疗
C、应用激素
D、应用脱水剂
E、应用止血剂
10、58岁男性,高血压病史。演讲时突发头痛、呕吐、右侧偏瘫。在急诊室检查时病人昏迷,左侧瞳孔大,光反射消失,诊断
A、脑出血,左颞叶钩回疝
B、脑出血,右颞叶钩回疝
C、脑出血,小脑扁桃体疝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1、A
A.额叶肿瘤(以胶质瘤为最多,其次是脑膜瘤,另外先天性肿瘤、转移瘤等,也常在此部位发生。常见的症状为精神障碍与运动障碍。)
B.(颞)叶肿瘤(常见肿瘤为胶质瘤,颞叶肿瘤的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常出现颞叶癫痫发作)
C.顶叶肿瘤(肿瘤多为胶质瘤,其次为脑膜瘤,再其次为转移瘤,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
D.枕叶肿瘤(多见肿瘤为胶质瘤,其次为脑膜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视觉方面的障碍。)
E.小脑肿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胶质瘤及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则以成年人多见。主要症状为运动性共济失调,早期出现病灶同侧肢体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肌张力减低,以后相继出现前庭迷路症状和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三主征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并伴有外展神经麻痹、脉搏缓慢、婴儿前囱突出,颅缝分离与头皮静脉怒张。肿瘤压迫附近结构出现面部麻木,角膜反射减低或丧失。晚期出现肢体力弱及锥体束损害体征。)
2、C
国内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瘤为最多,在国内占35.16~60.96%(平均44.69%),国外也类似这个比例。脑膜瘤占9.17~22.64%(平均15.83%),垂体瘤占5.00%~16.09%(平均9.60%),神经纤维瘤占5.03%~15.11%(平均9.43%),先天性肿瘤占1.01%~10.30%(平均6.93%),血管肿瘤占0.33%~12.02%(平均6.71%)。
3、C
A.额叶肿瘤(以胶质瘤为最多,其次是脑膜瘤,另外先天性肿瘤、转移瘤等,也常在此部位发生。常见的症状为精神障碍与运动障碍。)
B.(颞)叶肿瘤(常见肿瘤为胶质瘤,颞叶肿瘤的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常出现颞叶癫痫发作)
C.顶叶肿瘤(肿瘤多为胶质瘤,其次为脑膜瘤,再其次为转移瘤,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
D.枕叶肿瘤(多见肿瘤为胶质瘤,其次为脑膜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视觉方面的障碍。)
E.小脑肿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胶质瘤及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则以成年人多见。主要症状为运动性共济失调,早期出现病灶同侧肢体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肌张力减低,以后相继出现前庭迷路症状和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三主征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并伴有外展神经麻痹、脉搏缓慢、婴儿前囱突出,颅缝分离与头皮静脉怒张。肿瘤压迫附近结构出现面部麻木,角膜反射减低或丧失。晚期出现肢体力弱及锥体束损害体征。)
4、A
A.额叶肿瘤(以胶质瘤为最多,其次是脑膜瘤,另外先天性肿瘤、转移瘤等,也常在此部位发生。常见的症状为精神障碍与运动障碍。)
B.(颞)叶肿瘤(常见肿瘤为胶质瘤,颞叶肿瘤的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常出现颞叶癫痫发作)
C.顶叶肿瘤(肿瘤多为胶质瘤,其次为脑膜瘤,再其次为转移瘤,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
D.枕叶肿瘤(多见肿瘤为胶质瘤,其次为脑膜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视觉方面的障碍。)
E.小脑肿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胶质瘤及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则以成年人多见。主要症状为运动性共济失调,早期出现病灶同侧肢体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肌张力减低,以后相继出现前庭迷路症状和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三主征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并伴有外展神经麻痹、脉搏缓慢、婴儿前囱突出,颅缝分离与头皮静脉怒张。肿瘤压迫附近结构出现面部麻木,角膜反射减低或丧失。晚期出现肢体力弱及锥体束损害体征。)
5、D
A.额叶肿瘤(以胶质瘤为最多,其次是脑膜瘤,另外先天性肿瘤、转移瘤等,也常在此部位发生。常见的症状为精神障碍与运动障碍。)
B.(颞)叶肿瘤(常见肿瘤为胶质瘤,颞叶肿瘤的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常出现颞叶癫痫发作)
C.顶叶肿瘤(肿瘤多为胶质瘤,其次为脑膜瘤,再其次为转移瘤,主要表现为对侧半身的感觉障碍。)
D.枕叶肿瘤(多见肿瘤为胶质瘤,其次为脑膜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视觉方面的障碍。)
E.小脑肿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胶质瘤及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则以成年人多见。主要症状为运动性共济失调,早期出现病灶同侧肢体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肌张力减低,以后相继出现前庭迷路症状和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为三主征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并伴有外展神经麻痹、脉搏缓慢、婴儿前囱突出,颅缝分离与头皮静脉怒张。肿瘤压迫附近结构出现面部麻木,角膜反射减低或丧失。晚期出现肢体力弱及锥体束损害体征。)
6、D
正确答案是D。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出血灶位于脑桥基底与被盖部之间。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症(moyamoya病)。
7、B
本题选B。
脑血栓: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部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最常见的部位是壳核。
“二尖瓣区可闻双期杂音”,提示患者二尖瓣有器质性病变,最多见的原因是风湿性瓣膜病,由此可解释脑栓塞栓子的来源可能是病变的二尖瓣的赘生物脱落,也有其它可能。
8、C
“头痛,呕吐,昏迷”均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首先要降颅压,以防发生脑疝。
9、D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状况,必须作紧急处理。除必要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外,应立即降颅内压治疗以暂时缓解病情。然后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作手术。所以,本题选D。
10、A
A:脑出血,左颞叶钩回疝。
动眼神经走形于大脑后动脉下方,由于大脑后动脉向下牵拉,司眼内肌调节的副交感纤维居于动眼神经根的背侧,受到牵拉的刺激后使同侧瞳孔缩小,因历时短,常难以发现,早期瞳孔常轻度散大,光反应迟钝,继后可明显扩大,光反应消失。
双侧疝牵拉双侧动眼神经或中脑动眼神经核受损时,引起双侧瞳孔同时或相继扩大。
B:颞叶钩回疝呈现同侧瞳孔散大,左右两侧的其他症状相同。
C:由于脑干、上颈脊髓受压,神经组织缺血,脑神经-脊神经受累和脑脊液循环受阻,通常出现下列症状。1.延髓、上颈脊髓受压症状表现为某一侧或四肢运动同感觉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膀胱及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呼吸困难等。2.脑神经、上颈神经症状表现为面部麻木、复视、耳鸣、听力障碍、发音及吞咽困难、枕下部疼痛等。3.小脑症状表现为眼球震颤、步态不稳或失调等。4.颅内高压征由于脑干和上颈段受压变扁、周围的蛛网膜粘连增厚,有时可形成囊肿;延髓和颈脊髓可因受压而缺血及脑脊液压力的影响,形成继发性空洞病变、颈脊髓积水等。
最新推出: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建造师、消防工程师
免费培训占座-
1、执业药师、执业医师、护士资格专业培训
2、一级、二级建造师专业培训
3、一级、二级消防工程师专业培训
4、职业技能鉴定类:心理咨询师、月嫂、催乳师、小儿推拿保健师、公共营养师、中医灸疗师、中医产后康复师、中医母婴保健师、中医催乳师等
5、省八大员,全国十大员、中、高级技工,特殊工等建设工程类证书
6、职称评审(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
7、学历提升:大专,本科学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客服-2568qq.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