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颅咽管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先天性肿瘤,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颅咽管瘤的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本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70%是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

  颅咽管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

 鞍结节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除了垂体腺瘤及颅咽管瘤,鞍区肿瘤即属鞍结节脑膜瘤常见,居第三位。25~50岁为高发年龄。早期一般无内分泌障碍,可有视力障碍及头痛。晚期可出现视野障碍及眼底原发性视神经乳头萎缩。蝶鞍改变不明显,有的可见鞍结节增生或破坏,钙化少见。CT扫描呈略高或等密度肿块,肿瘤呈均匀明显强化。

2

 视交叉胶质瘤

  多发生在7~20岁,内分泌症状少见,多以视力改变为主,表现为单眼突出、视力障碍、头痛等。视神经孔多扩大,无钙化。CT扫描为低密度肿块,一般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3

 鞍区生殖细胞瘤

  即异位松果体瘤,占第四位,70%病人年龄分布在7~20岁。多有内分泌障碍,但以尿崩症为突出症状,可伴有性早熟,亦可有视力、视野改变。

4

 垂体腺瘤

  颅咽管瘤应首先与垂体腺瘤相鉴别,因为两者均可出现内分泌及视力障碍,临床表现相似,有时实质性颅咽管瘤鞍内型在CT上也难以与垂体腺瘤相区别。垂体腺瘤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多见于20~50岁成人,以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多为双颞侧偏盲,眼底几乎均为原发性视神经乳头萎缩。垂体前叶功能低下为主,而无生长发育迟缓,一般不产生颅内压增高。蝶鞍多呈球形扩大而无钙化。CT扫描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强化扫描可见均匀增强。

5

鞍区动脉瘤

  罕见,多见于中年人,以突然发病、头痛、动眼神经麻痹为特征,蝶鞍一般无改变,脑血管造影可确诊。术中穿刺为鲜血,肿物不塌陷。

6

脊索瘤

  多发生在35岁左右,以多条脑神经损伤为主要表现,常有钙化,蝶鞍部及斜坡部有明显骨质破坏。CT显示为不规则略高密度肿块,其中有钙化点,多数不发生强化,少数可有均匀轻度强化。

7

鞍区表皮样囊肿

  很少见,绝大多数发病年龄在23~37岁之间,以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一般无内分泌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也很少发生。蝶鞍正常、无钙化,CT扫描示鞍区低密度病灶,CT值多为负值,不强化。

8

第三脑室前部胶质瘤

  多发生在成年人,一般无内分泌症状,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蝶鞍一般无改变,肿瘤很少有钙化,CT扫描可以鉴别。

9

 视交叉蛛网膜炎

  视交叉蛛网膜炎多见于成人,以视力、视野改变为主要表现,视野改变一般无规律,呈不规则变化,视野缩小,一般无内分泌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蝶鞍正常,CT扫描无鞍区占位性病变。

10

 原发性空蝶鞍

  很少见,中年发病,以视力、视野障碍、头痛为主要表现,有时出现内分泌症状,临床上有时很难与颅咽管瘤相鉴别,CT扫描显示鞍内为空腔。

11

 鞍区蛛网膜囊肿

  罕见,以小儿多见,亦可见于成人,主要症状为脑积水引起的颅内高压,可有视力、视野改变,少数病人有内分泌症状,蝶鞍扩大或双鞍底,CT扫描见脑脊液密度的圆形低密度区。

  颅咽管瘤与上述诸疾病的鉴别主要依靠以下2点:1.上述疾病除引起与颅咽管瘤类似的表现外,还有其他不符合颅咽管瘤的表现;2.上述疾病和颅咽管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同。

  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温馨提示:颅咽管瘤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不要拖延病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失。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多少钱
事件营销专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654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