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颅内钙化

钙化是颅内最常见的征象之一,钙化是颅脑CT和MRI检查的常见征象。CT扫描对颅内钙化的显示和确定明显优于MRI检查。钙化在CT平扫时呈很高的密度,CT值超过HU可以确定为钙化。

  一、生理性钙化

  1.松果体钙化:颅内最常见的生理性钙化之一。

  注:(1)、钙化的松果体是否偏离中线,明显偏离中线时应仔细观察有无早期松果体区肿瘤。

  (2)、松果体团块太大,直径超过10mm时,应怀疑松果体区肿瘤。

  (3)、10岁以下儿童出现松果体钙化时,应警惕有松果体区肿瘤存在。

2.脉络膜丛钙化:

  主要见于侧脑室三角区,钙化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情况下脉络膜丛钙化为双侧对称性。

3.大脑镰钙化:

  多呈沿大脑镰走行的线状,也可局部钙化较着,呈梭形或球形,少数可呈大脑镰多发结节状钙化。

4.基底节钙化:

  40岁以上正常人中,颅脑CT扫描时发现基底节钙化也很正常,通常双侧比较对称,但也可不对称,以苍白球钙化最为常见。

  注:如果基底节钙化出现在30岁以下时,应警惕病理性钙化,基底节病理性钙化主要为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所致,应仔细询问有无癫痫等相关临床症状或进行有关钙、磷代谢和内分泌方面的临床生化检查。

5.小脑齿状和钙化:意义同基底节钙化。

二、病理性钙化

  根据钙化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在分析钙化原因时可将分为五种情况来考虑:

  (1)、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是颅内感染性病变钙化的特点,除感染性疾病外,还应该考虑到结节性硬化。

  (2)、脑实质内双侧、片状、弥漫性钙化是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颅内钙化的特点(诊断时还需要考虑生理性钙化和家族性疾病引起的钙化,如Fahr’s综合症、恶病质综合症等)。

  (3)、条样、脑回样、铁轨样、圆点状钙化是血管性疾病钙化的特点,包括动静脉畸形、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等。

  (4)、脑肿瘤钙化:绝大多数表现为肿瘤内部分钙化,其特点为异常密度或信号的肿瘤背景下有各种形态、程度和范围的钙化存在。少数肿瘤可完全钙化主要见于脑膜瘤。

  (5)、其他没有特点的钙化。

  Ⅰ、感染性疾病:

  很少感染性疾病可出现钙化或痊愈后表现为钙化。总的来说颅内感染性疾病钙化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是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但也可出现其他形态的钙化。

  1.TORCH综合症:

  TORCH综合症实际上是病毒或原虫感染脑组织引起脑炎。主要发生于胚胎期或分娩过程中,故又称先天性宫内感染或先天性TORCH感染。(TORCH是几种引起脑组织感染致病原英文字头的缩写,包括弓形体原虫和其他感染因素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疱疹病毒)疱疹病毒是胎儿期脑炎最常见的原因。

  CT扫描时,TORCH综合症主要为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的结节样钙化。

  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钙化通常位于脑室周围;弓形体原虫感染引起的钙化长靠外围,可以散在分布于脑实质;疱疹病毒感染出现钙化可很晚,于3岁后出现;弓形体感染常常同时引起导水管狭窄。

  TORCH综合症应于结节性硬化区别:

  两者相似之处包括:临床均表现有智力障碍;CT均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钙化均可位于双侧侧脑室周围室管膜下。但结节性硬化患者多同时有皮肤皮脂腺瘤存在,或其他部位同时有肿瘤存在,如视网膜错构瘤、肾脏错构瘤、肝脾血管瘤等,一般不合并脑发育畸形。

2.脑囊虫病:

  慢性期脑囊虫死亡以后,囊液逐渐被吸收,囊虫被机化,最后出现钙化,闹囊虫病引起的钙化除符合颅内感染性疾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的一般特征外,钙化通常较小,较圆,且大小均匀,数目视原囊虫病灶多少而异,少者单发或仅数个,多者可弥漫性分布于整个脑实质。

3.脑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后期,约半数在靠近颅底部鞍区附近出现散在钙化斑点,这种钙化灶的发现是其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区别的主要依据。

  脑内结核瘤早期,中心干酪样坏死区可出现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时周围呈环形强化,再加上中心点状高密度钙化,构成典型的结核瘤的“靶样征”,是识别结核瘤的重要证据;晚期,整个结核瘤可出现钙化,呈结节状,也可仅其壁部分出现钙化,呈断续之环状或碎之蛋壳状。

4.脑包虫病

  脑包虫病以在脑实质里形成巨大囊肿为特征,囊壁可出现壳状钙化完整或不完整,或囊壁出现结节样钙化,囊壁钙化的出现,有助于与囊壁无钙化的路内囊性病变区别,如神经上皮囊肿、蛛网膜囊肿。

5.脑肺吸虫病:

  脑肺吸虫病晚期,病灶区可出现钙化,且常为蛋壳样钙化,以多发壳样钙化聚集在一起最为典型。

Ⅱ、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

  很多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可引起钙、磷代谢异常,所以可以表现有颅内钙化,其钙化特点是双侧、片状、弥漫性分布,确定是那一种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需要临床有关生化检查。

  1.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绝大多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在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后,临床和体征与低血钾有关,主要表现有癫痫发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障碍、白内障、皮肤粗糙。生化检查特点: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增高。

  90%以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表现有脑实质内多发钙化,常弥漫性分布于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核、大脑半球皮层下及皮髓交界区,双侧分布,通常比较对称,呈斑片状、条状、月牙状或点状。

2.假性或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无反应,导致低钙血症时称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生化检查示血钙降低;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降低,仅肾小管和骨骼对甲状旁腺激素有反应,临床化验检查血钙、血磷正常。

  假性或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脑内钙化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者相似,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生化检查。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常表现有硬脑膜广泛钙化,如大脑镰、小脑幕等。基底节区及其他脑实质内也可以同时出现钙化,常较对称,诊断需要结合临床,本病主要表现有无力、易疲乏、肾绞痛、腹痛、关节痛、便秘,生化检查血清钙升高。

  4.维生素D中毒:

  为生素D中毒主要见于长期服用维生素D的婴幼儿,脑实质内多发钙化斑片,与其他代谢性疾病所致脑内钙化一样,钙化常呈双侧对称性分布。

Ⅲ、家族性疾病

  1.结节性硬化: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先天性、家族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脂腺瘤、癫痫和智力低下三联症为特征

  病理特点为错构瘤,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脑部最易受累,所有病例均有脑部受累,而其他脏器受累可有可无,脑部受累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半球;病变常位于脑脊液通路附近,尤其是室间孔附近的室管膜下,病灶可位于脑皮质,病灶呈2—3mm大小之结节状位于室管膜下的病灶常发生钙化。CT检查时本病常以颅内多发钙化为主要表现,以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状钙化为主要特征性改变。

2.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铁钙质沉着症

  也称对称性大脑半球钙化综合症、特发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家族性基底节结钙化和Fahr’s综合症,临床上非常少见。CT平扫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钙化,呈均质很高密度。轻者钙化局限于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和丘脑;严重者大脑半球内皮质下、小脑齿状核和脑回呈弥漫性广泛性钙化。当影像学检查发现基底节及闹内钙化时,应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其他原因所致基底节钙化的情况下,行家族调查有助于明确Fahr’s病的诊断。

.科克因综合症:

  又称纹状体小脑钙化伴白质营养不良-侏儒-视网膜变性-耳聋综合征、20-三体综合征、早老症样综合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病理上除脑白质脱髓鞘外,皮质、基底节及小脑有铁和钙质沉积。常于20—30岁死亡。CT检查可见双侧基底节及其他部位钙化,颅骨和脑膜增厚,脑室和脑沟扩大,脑白质脱髓鞘呈斑点状或斑片状,CT扫描呈低密度MRT2WI呈高信号。

  4.神经纤维瘤病:

  为源于神经鞘细胞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特点:皮肤牛奶、咖啡斑,多在幼年或出生时即可看到。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表面也可钙化,少数情况下室管膜下及基底节亦可发生钙化。

  5.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又称Gorlin’s综合征,本病颅内可发生钙化,常位于大脑镰及小脑幕,也可发生于脑实质内。

  诊断主要结合临床,临床特点:

  (1)、面部及躯干部皮肤痣,有癌变倾向;

  (2)、额部隆起,面容特殊;

  (3)、齿源性下颌骨囊中;

  (4)、手掌足底角化不良,表现为数毫米直径的红斑样点状凹陷区;

  (5)、脊柱侧弯后突,肋骨分叉或发育不良,第四掌骨等骨发育不良。来源:丁香园(未完待续)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36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