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突眼只知道甲亢?中脑也要考虑!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都对猛将张飞印象深刻,他睡觉时眼睛都是睁开的。当时的两个部下偷偷进入他的帐篷想刺杀他,发现他怒目圆瞪,还以为他是清醒的。还有一位双目圆瞪的名人——陈丹青,亦是如此。
圆桌派的窦文涛创造了一个新词叫"目光如瞪",形容这些人眼光炯炯犀利,然而医生若看到如此眼球突出之人,恐怕第一印象就是甲亢。甲亢突眼分为浸润性和非浸润性,非浸润突眼突出在18mm以下,主要因交感神经活动亢进,上眼睑肌张力增高所致。浸润性突眼突出多在18mm以上,是眼外肌和球后组织体积增加、淋巴细胞浸润所致。除了甲亢,高度近视因为眼球结构改变,眼轴拉长,也会造成眼球外凸,还有眶内占位(如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鞘瘤、脑膜瘤等)、海绵窦的炎症、CCF均可致突眼。今天的标题是中脑与突眼,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中脑怎会和突眼扯上关系,其实简单说就是Collier征,这个体征又称后颅窝凝视,双眼同时出现时高度提示后联合或中脑病变,可能与提上睑肌的抑制纤维受损有关,主要表现是第一眼位时眼睑回缩,眼球凸出。Collier征,最常见于背侧中脑病变(帕里诺综合征)引起核上性上视麻痹(下视通常保留),见图:上图为平视眼位,可见眼睑回缩,即Collier征,中图为上视,下图为下视,Collier征高度提示中脑病变。明白了Collier征,今天这则病例就没有悬念了。一日,王小鹏的门诊进来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主诉是进行性肢体僵硬、无力、频繁跌倒2年余。患者怒目圆瞪,肩旁、后脑勺均有磕伤,体查: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外系肌僵直+共济失调+痴呆,患者后拉试验明显阳性,家属也说,患者总是摔跤,而且是向后摔。“大夫,医院的医生说我妈这个病是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没有好办法,您看是吗?”患者家属一边说,一边把外院的病历和影像递到王小鹏手里。影像结果如下,表现为典型的中脑萎缩,目测中脑的体积小于脑桥的1/2。(A图患者,B图正常对照)“我的考虑跟外院的医生是一样的,应该就是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王小鹏说。家属沉默不语,黯然神伤,道谢后就直接离开了诊室。患者离开后,坐在王小鹏旁边的实习生问道:“王老师,患者的双眼突出的厉害,好像甲亢,需不需要查一查甲状腺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Collier征。”王小鹏回答。“Collier征不是见于帕里诺综合征吗?”学生又问。“Collier征和核上性眼肌麻痹不仅见于帕里诺综合征,还可见于PSP。”王小鹏回答。“哦!”学生似懂非懂。知识点测量中脑脑桥比可以提高诊断PSP的敏感度。在正常人中,该比值约为2:3,PSP患者该比值(a/b)小于1:2,在多系统萎缩的患者中该比值大于2:3。
其实平素在门诊,一般就是目测中脑和桥脑的体积比,若中脑体积明显小于桥脑的1/2,则高度怀疑PSP,而MSA则是桥脑明显萎缩,欠饱满。不必整日背“蜂鸟征”,其实就是中脑萎缩,正常的中脑矢状位也像个鸟头,前辈总结这些名字,目的是形象生动,便于记忆,无需教条。
其实教科书里写的PSP惊恐面容,本质就是Collier征(图片是身患PSP的惊恐老太太)。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10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