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资料:中年女性,50岁,因“右侧牙痛1月”入院,
查体:右侧V3神经支配区域感觉稍减弱,双侧角膜反射正常,双侧咀嚼肌力正常,无眼球活动障碍。余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VS术后影像资料图1,头部MRI显示右侧岩斜蝶占位,增强像明显强化。
图2,术后MRI显示病变已全切。
术中影像资料图3,A:右侧labbe’s静脉的分离;B:Meckel’s腔内肿瘤与三叉神经关系;C:Meckel腔及脑池段三叉神经与肿瘤的毗邻关系。
图4,滑车神经神经与肿瘤的毗邻关系。
术后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三叉神经疼痛症状术后即好转,且无新增神经功能障碍,术后五天即出院。病理结果为脑膜瘤。
经验:
岩斜坡区脑膜瘤由于病变位置深、神经血管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全切率低,是颅底神经外科最富挑战的区域之一。基于岩斜坡区脑膜瘤真正的基底起源、病变的生长方式,结合临床手术的入路选择,我们将岩斜坡区脑膜瘤分为五型医院—刘庆教授:岩斜坡区脑膜瘤的分型与手术入路选择探讨。此病例属于第三型,岩斜蝶型,其主体位于岩斜区,部分经Meckel腔长入中颅窝底。入路选择时(图5),如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病变,Meckel腔内肿瘤及中颅窝底内强化的硬膜无法在直视下处理,存在天然死角,该部分肿瘤残留可能性大。我团队选择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不仅直视下处理Meckel腔内的肿瘤,兼顾后颅窝肿瘤,一期全切肿瘤,同时有利对尤其是滑车神经等重要且精细神经血管结构的识别和保护。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labbe’s静脉的无张力牵拉和保护在该入路中应予以重视。
图5,颞下入路与乙状窦后入路路径比较。
END
撰文|谭军
编辑|王路飞
审校|刘庆李昊昱
往期推荐:
跟着杨治权教授学癫痫手术——从细节上下功夫开颅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例经枕下后正中入路切除四脑室巨大室管膜瘤1例专家介绍刘庆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兼颅底神经外科主任,兼任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颅底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颅底外科专委会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委、湖南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副主编、《ChineseNeurosurgicalJournal》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入选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工程学科骨干人才,被评为“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年完成各类复杂颅脑肿瘤手术余例,疗效达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复杂颅底肿瘤、丘脑脑干肿瘤、深部胶质瘤等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较深的学术造诣。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uro-oncology、JournalofNeurosurgery、Neurosurgery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著60余篇,主译《神经外科医师手册》、《脊索瘤》专著2部。获湖南省科技成果奖2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1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