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窝动静脉畸形中存在直接的椎基底动脉

河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研究背景

与其他脑AVM相比,后颅窝动静脉畸形(PFAVM)的治疗难度大,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存在较大争议。近期,来自法国的Lefevre等在《JournalofNeurosurgery》杂志中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评价血管内治疗PFAVM的长期结局,并明确可能受益于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亚组。

研究方法

作者对年至年间Rothschild医院管理的所有PFAVM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临床、影像和治疗数据并对这些数据的长期结局进行分析(图1)。

图1.病例纳入流程图

研究结果

在例脑AVM患者中,例(8.7%)患有PFAVM,其中88例(77.2%)有出血史(图1)。在例PFAVM中,例(88.6%)接受了治疗(83例破裂,18例未破裂)(表1)。平均随访时间为47.6个月(范围0-个月),79例病例(78.2%)在末次随访时获得了良好的神经系统结局。随访血管造影显示68.3%的治疗病例发生闭塞,不完全闭塞的相关预测因素为深部静脉引流、病灶尺寸3cm、病灶位于语言区和高Spetzler-Martin分级,而与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为病灶位于语言区,值得一提的是直接椎-基底动脉穿支供血血管的存在与血管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恶化和闭塞率较低相关(表2、3)。末次随访时,例接受治疗的PFAVM患者中有81例(80.2%)mRS评分≤2。共有28例患者(27.7%)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其中15个病例(总体组的14.9%)的并发症为缺血性,13个病例(12.9%)为出血性。12例患者(11.9%)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mRS恶化1分以上或死亡)(表4)。

表1.PFAVM的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基线特征以及血管构筑学特征

表2.低闭塞率的预测因素

图2.直接椎-基底动脉穿支供血的PFAVM病例;A:直接基底头端穿支供血血管;B:A组中图像的3D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C:显示直接椎-基底穿支循环供血血管;D:C组中图像的3D-MIP重建

图3.治疗前和长期随访(FU)mRS评分分布

表3.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表4.破裂和未破裂PFVM病例的结局

研究结论

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PFAVM治疗的闭塞率提高,但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作者认为必须仔细选择可能从血管内治疗获益的患者亚组,而存在直接椎-基底动脉穿支供血血管则应该考虑慎重考虑是否进行血管内治疗。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陈成伟医师

医院

审校

李聪慧教授

医院

终审

许奕教授

医院

动静脉畸形不同出血模式与预后的关系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儿童颅内AVMs的个案报道R?eDAVM:预测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风险的新型评分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lcbx/10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