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
如今常规体检已经普及,凡体检者皆受益。可是,常规体检毕竟项目太少,检查得太肤浅,难以发现重大疾病的隐患。常有这样的尴尬:某某刚体检过,不得劲了,一查,竟是癌症中晚期;某某刚体检过,不得劲了,一查,脑梗、心梗了。
健康对话
Y先生和Z先生都从事健康工作,二人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Z先生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健康人群只有5%,亚健康人群高达75%,不健康人群有20%。体检,95%的人都没有白做,即便是5%的健康人群,也是通过体检才知道自己是健康的。现在收入水平高了,医疗条件好了,许多人应该定期做深度体检,把五脏六腑、血液血管、脖颈大脑详详细细查个遍儿。有隐患,早治疗,方可防患于未然,若没有隐患,心里明明白白,快快乐乐,幸福指数高。定期做深度体检的人,可以在人均预期寿命基础上再活20年。
Y先生表示赞同,说:河南省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4岁,所以现在七十多岁很平常,八十多岁不稀罕,但是,九十多岁仍少见。据人口普查,河南省八旬年龄的人口约万,而九旬年龄的人口仅20万,如果定期做深度体检,防患于未然,九旬年龄的人口或可达到几百万。
什么是深度体检?Z先生带领Y先生到医院体检中心。Y先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有这么多人来做深度体检,而服务完全不同于常规体检。医生先和体检者单独面谈,询问他的身体、饮食、运动、病史、家族病史等情况,然后和他商量做哪些体检项目。接着,让他换上专用体检服,配属给他的女护士引导他一项一项做检查,他什么心也不用操。体检完了,他走了,过几天,会通知他再来,医生给他详细解读体检报告。
有X先生,男,60岁,乐意给大家分享他的深度体检报告。
X先生的体格、骨密度、口腔、眼科、耳鼻喉、骨科、肛检都正常,略。其他科目重点解读如下:
1.血液
检查结果: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都在正常范围内。
医生解读:高密度胆固醇越高越好,低密度胆固醇越低越好,但您的高密度胆固醇不够高,低密度胆固醇不够低,虽属正常,但不是最好。
检查结果:甘油三酯1.99,而正常值的上限是1.7。
医生解读:甘油三酯偏高,但也不是太高,高的有3点多、4点多甚至更高的。
X先生自述:我如果不吃药,甘油三酯也是4点多,胆固醇也超标。我早上吃阿司匹林、非诺贝特降甘油三酯,晚上吃辛伐他汀降胆固醇,吃了好几年了。
医生解读:贝特药物有多种,他汀药物有多种,大多不能合并吃,只有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可以合并吃,恭喜你,选择得对。
检查结果:血糖5.28,正常。
检查结果:血压/80,正常。
检查结果:同型半胱氨酸17.98,而正常值的上限是16.9。
医生解读:导致血栓形成和粥样动脉硬化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血脂、胆固醇、血糖、血压,但是并不知道还有同型半胱氨酸,而补充维生素B6、B9、B12,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9就是叶酸。
X先生表示:长知识了,回去就吃。
2.颈动脉多普勒
医生解读:颈动脉的狭窄和斑块决定脑梗。检查血流的仪器叫多普勒,它是D型超声波,简称D超,和B超同类。
检查结果: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高,表明椎动脉轻度狭窄。
医生解读:椎动脉就是颈椎动脉,左侧一根,右侧一根,内径大约4毫米。血管犹如河流,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河道宽则流速低,河道窄则流速高。您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高,表明椎动脉轻度狭窄,但五六十岁的人,椎动脉轻度狭窄也属常见,不过也要重视,若继续狭窄,大脑供血就会不足。
检查结果: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厚约0.9~1.1毫米,提示颈总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则正常。
医生解读:颈总动脉内径大约7毫米,内中膜增厚1毫米,意味着内径减少了1毫米,这不严重。颈总动脉向上分叉,叉出颈外动脉通向脸部,叉出颈内动脉通向大脑,此处容易形成斑块,若堵塞70%内径,就很可能突发脑中风,而您没有斑块,说明健康状况良好。
3.头颅核磁共振
医生解读:检查大脑,CT不如核磁。CT有辐射,而且看不清软组织;核磁是磁线,无辐射,而且软组织看得清。头颅核磁共振可检查脑血管疾病,如脑缺血、脑出血、血管畸形、脑梗塞等,还可检查肿瘤病变,如良性囊肿、垂体瘤、脑膜瘤、恶性胶质瘤、脑转移瘤等。
检查结果:双侧基底节区、额顶叶,多发血管间隙脑梗塞和部分腔隙性脑梗塞。
医生解读:基底节区、额顶叶,都是大脑的部位,这些部位分布着脑动脉的末梢,血管很细,若高血压、高血脂,就可能堵塞末梢血管,那么末梢血管周围的脑组织就得不到血液供应,就会坏死,这也叫脑梗,具体名称叫血管间隙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二者在核磁上表现一样,但是面积很小,只有几毫米,又叫微脑梗,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是大面积脑梗。基底节区、额顶叶也分布着神经,若微脑梗影响神经,重者头晕、腿麻,轻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但是许多人没有任何症状,说明没影响神经。
X先生自述:我感觉不到症状,不过,或许记忆力衰退。
医生解读:微脑梗若治疗,也是治疗基础病,基础病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X先生表示:明白了,我要坚持吃阿司匹林、非诺贝特、辛伐他汀。
4.心脏彩超与冠脉CT
医生解读:心脏彩超是查心脏结构的。
检查结果:心房、心室、瓣膜、动脉都正常。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
医生解读:左心室舒张,血液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血液从左心室泵入动脉。舒张功能减低,就是左心室里的血液减少了。这不是心脏结构改变引起的,因为您的结构正常,这可能是心脏的老化、退化现象。
X先生表示:明白了,只要心脏结构没问题就好。
X先生自述:我的冠状动脉有点小问题。1年前做冠脉CT,发现在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这个分叉处,堵塞35%。虽然堵塞75%才需要放支架,我也没有掉以轻心,就加大了非诺贝特、辛伐他汀的服用量。6个月前做冠脉CT,堵塞降到25%。因为冠脉CT也不宜常做,所以这次就没做。
医生解读:确诊冠心病,需要做冠脉造影,需要注射较大剂量的造影剂,有副作用。可是很多人并无冠心病,但很需要了解冠状动脉情况,那么就选择冠脉CT,只需注射较小剂量的造影剂。冠脉CT,最适合体检。
5.肺CT,肝脏CT、超声,胰腺CT、超声,脾脏CT、超声,胆囊CT、超声,肾超声,前列腺超声,膀胱超声,甲状腺超声
检查结果:肝脏囊肿,4厘米以下。其他都正常。
医生解读:肝脏囊肿,5厘米以上才需要穿刺。囊肿其实就是囊泡,没症状,不要紧。
X先生表示:适合核磁、B超、CT检查的都查了,都正常,就放心了。还有胃、肠,我6个月前刚做过无痛内镜,所以这次就没做。
锵锵三人行
分享了自己的深度体检报告,X先生与Y先生、Z先生讨论起了深度体检。
X先生说:常规体检一般不做胃肠内镜,因为体检者怕难受。其实不难受,不是有无痛内镜嘛。深度体检一定要包括消化道无痛内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早期的尚未转移的食管癌、胃癌、肠癌,在内镜下就可剥离,永绝后患。
Y先生说:胃肠内镜体检,其实就是防癌体检,发病率高的十大癌症都应该纳入防癌体检,再都纳入深度体检。还有易感基因检测,也应纳入深度体检。
Z先生说:对呀!凡是要命的病,都应纳入深度体检。癌症、中风、心梗、心衰、肾衰、肝硬化、痴呆、帕金森,各有其高危人群,各自对号入座选择深度体检项目。易感基因检测则人人都应该做,一辈子只需做一次。要命的病都防住了,就等着无疾而终了。无疾而终其实就是某个或某几个器官老化衰竭而死,无需治疗,不必治疗,大凡如此,都在90岁以上。
长按指纹,点击识别图中h1阅读量不高怪标题 标题党专用模板教你分分钟取个好标题解析苏宁战略布局,真狮子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by/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