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1日,医院光谷院区圆满完成抗疫任务,所有新冠肺炎病人全部转移,医院光谷院区进行休整大消杀,等待武汉重启。4月20日医院光谷院区重新开业,同济神经外科整装待发,全面复工,以脑血管疾病微创治疗为主体,脑肿瘤、功能神经外科、脊髓脊柱、急诊外伤、脑出血诊疗均全面恢复,有序开展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显微手术、神经介入手术、内镜手术等治疗。
复工当日光谷院区神经外科即开始陆续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卒中等重症患者,有条不紊进行各类急诊及平诊手术,特别是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即刻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检查及微创手术治疗。医院光谷院区门诊每日均有神经外科专家进行接诊,设有缓冲区床位16张,清洁区床位45张(含重症床位5张),各项医疗工作均正常进行。
光谷院区神经外科复工医护风貌
医护大交班
缓冲区病房医护查房
术后患者查房
术中超声引导下对功能区脑肿瘤进行精准显微切除
神经外科专家门诊
急诊脑血管造影检查
特殊时期病人收治流程
医院光谷院区神经外科轮转教授简介
张华楸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光谷院区神经外科执行主任
擅长: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颈内动脉内膜剥脱、颅内外血管搭桥、脑外伤和脑出血等。对颅脑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和垂体瘤、脊髓病变、小脑病变及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手术治疗有丰富经验。
个人介绍: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在脑血管病、脑膜瘤、胶质瘤、颅底肿瘤和各类脊髓病变的显微外科手术方面有丰富经验。先后在美国纽约州Ordway研究所、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和杜伊斯堡-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和交流访问。目前担任中国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脑血管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并评为湖北省争先创优能手,武汉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4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neuroscienc》、《JournalofNeuroinflammation》、《ChineseNeurosurgicalJournal》、《JournalofNeurochemistry》、《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期刊杂志审稿人。
陈旭副主任医师
擅长:颅脑肿瘤,各种难治性癫痫,椎管内占位的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外科治疗。
个人介绍:留学德国并获医学博士。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获得者,德国马尔堡大学和波恩大学神经外科及癫痫中心,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对神经外科常见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主治各种胶质瘤,脑膜瘤,血管畸形,椎管内占位的显微外科治疗,以及癫痫,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对包括颞叶癫痫,皮质发育不良在内的各种难治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具有独到的经验。在国内外核心和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张所军副主任医师
擅长:脑肿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转移瘤及椎管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以及脑积水、颅骨缺损和脑出血的诊疗。
个人介绍:医学博士,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十余年,熟悉各类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脑外伤、脑出血、脑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脑转移瘤,脑积水和颅骨缺损等,尤其擅长胶质瘤、转移瘤的微创手术和综合治疗。年-年赴美国UniversityofAlabamaatBirmingham进修访学,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SCI文章十余篇,参编神经外科专著多部。
游超副主任医师
擅长:神经外科各类疾病诊疗,能开展脑外伤、脑出血、脑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各类颅底肿瘤、脊髓肿瘤、颅颈部畸形、脑积水、颅骨修补等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脑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和治疗。
个人介绍:德国医学博士,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十余年,熟悉神经外科各类疾病诊疗,能开展脑外伤、脑出血、脑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各类颅底肿瘤、脊髓肿瘤、颅颈部畸形、脑积水、颅骨修补等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脑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和治疗。-年,年两次赴德国访问学习,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发表多篇SCI论文,参与编译神经外科专著多部。
朱明欣主治医师
擅长:各类介入微创手术,如:颅内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的介入手术: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等。
个人介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武汉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秘书,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学信息杂志编委。擅长各类介入微创手术,如:颅内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的介入手术: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等。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25分。荣获“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华中科技大学理论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bfz/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