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各群游走,总是看到不少病友在讨论放疗处理局部病灶的时候,经常谈到两位“刀客”——伽玛刀和射波刀,不知道如何选择。现收集整理两位“刀客”的详细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医学介绍
“伽玛刀”名为“刀”,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手术刀,它是一个布满直准器的半球形头盔,头盔内能射出条钴60高剂量的离子射线---伽玛射线。它经过CT和磁共振等现代影像技术精确地定位于某一部位,我们称之为“靶点”。它的定位极准确,误差常小于0.5毫米;每条伽玛射线剂量梯度极大,对组织几乎没有损伤。但条射线从不同位置聚集在一起可致死*地摧毁靶点组织。它因功能尤如一把手术刀而得名,有无创伤、不需要全麻、不开刀、不出血和无感染等优点。
伽玛刀分为头部伽玛刀和体部伽玛刀。头部伽玛刀是将多个钴源安装在一个球型头盔内,使之聚焦于颅内的某一点,形成一窄束边缘锐利的伽马射线。在治疗时将窄束射线汇聚于病灶形成局限的高剂量区来摧毁病灶,主要用于颅内小肿瘤和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体部伽玛刀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各种肿瘤。
二、治疗原理
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是一种融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技术于一体,以治疗颅脑疾病为主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采用伽玛射线几何聚焦方式,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一定剂量的伽玛射线集中射于体内的预选靶点,一次性、致死性地摧毁点内的组织,以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或损毁的效果。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在焦点以外,仅受单束伽玛射线照射,能量很低,而免于损伤。犹如用放大镜聚焦阳光,聚焦的焦点热量可点燃物品,而焦点外的阳光则安全。
三、适用病症
伽玛刀分为头部伽玛刀和体部伽玛刀。头部伽玛刀有静态式伽玛刀和旋转式伽玛刀,静态式伽玛刀是将多个钴源安装在一个球型头盔内,使之聚焦于颅内的某一点,旋转式伽玛刀是在静态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具备许多优点,是中国的专利。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伽玛刀,这也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标准设备。由于体部伽玛刀未被中国卫生部认可,目前只在中国大医院系统内使用。体部伽玛刀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各种肿瘤。
头部伽玛刀临床适应症:
1、30毫米以下的听神经瘤、垂体瘤、脑膜瘤、松果体区肿瘤、淋巴瘤等颅内肿瘤;
2、颅内动静脉畸形;
3、海绵状血管瘤
4、一些手术不能切除干净的良性肿瘤;
5、较小而边缘清楚的颅内转移癌;
6、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原发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顽固性疼痛、帕金森氏病引起的运动障碍、癫痫等功能性疾病。
7、颈7及以上节段脊髓肿瘤。
8、头颈部部分颅外肿瘤。
四、治疗关键
伽玛刀治疗步骤包括固定体位、CT扫描、标记体位定位(靶点定位和勾画)、制定治疗计划(剂量的分析和分布)、在治疗机下复位、实施伽玛刀治疗,其实,伽玛刀治疗设备都是一样的,但核心在于治疗方案的制定、靶点的精准勾画和剂量的大小,不同的伽玛刀专家使用同一台伽玛刀设备,但是往往治疗效果会有大大的不同,这就是伽玛刀治疗的关键要素,要选择专业的伽玛刀治疗专家。
五、治疗流程伽玛刀治疗是简单易行的,由四个基本阶段组成:固定头架、图象扫描采集(定位)、设计治疗计划、进行治疗。不需要全身麻醉、外创切口。该治疗一般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病人可以跟治疗人员互相交流、沟通。绝大多数病人第二天就可以恢复到手术前的生活方式、生命体征。第一步:固定头架Leksell立体定向坐标头架用可调柱和固定螺丝(螺杆)固定到病人的头部。在治疗期间,用头架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不动并安置在准直器头盔内,从而为测定靶点(靶组织)坐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二步:图象扫描采集(定位)固定好头架后,接下来做与所用图象格式兼容的相关检查,可以是血管造影、CT、MRI等。采集到一系列图象并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这样,就将靶点(靶组织)的位置固定下来了,它的x、y、z坐标也就被确定下来。第三步:计算机设计治疗计划一旦图象被导入到治疗计划系统,患者的病变部位(病理学特征)就被描述出来。为了达到与病变立体形态(几何学)相符合的剂量分布,以二维、三维显示的病变部位为中心放置多重等角点。各种尺寸准直器的联合作用、选择性射束阻挡、加权分析等确保了放射治疗部位正好与靶组织相符合。通过3D可视化、剂量柱状图和其它分析工具,使剂量分布分析变的更加容易、方便。一旦确定、设计好了治疗方案,就能马上打印并成为伽玛刀治疗的基本依据。第四步:伽玛刀治疗患者平躺在伽玛刀的治疗床上,依照原先确定的靶组织坐标,医师们将患者的头部放入适当的准直器头盔内。立体定向头架被用来确定条钴60射束聚焦治疗的病变位置。治疗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完成,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对讲电话装置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通讯。然后,治疗床进入到伽玛刀主体设备中开始治疗。治疗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完成,一般全部过程大约持续40-60分钟,当然这还得根据治疗计划的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等角点数目而定。最后,治疗床从伽玛刀主体设备中退出结束治疗。射波刀(Cyberknife),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网络刀”或“电脑刀”,是全球最新型的全身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可治疗全身各部位的肿瘤,只需1~5次的照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是唯一综合“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恢复期短”等优势的全身放射手术形式,患者术后即可回家。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科技先驱”项目。
一、射波刀的优势
1、平均三天内完成适应症治疗的门诊放射外科手术。
现行的放射治疗方法,单次照射是给予约2Gy的剂量,以便利用放射生物学原理,让正常组织恢复部分的放射伤害,达到保护正常组织,杀灭病灶细胞的目的。因此,每个疗程需30~40次才能完成。另外,现行放射外科设备,需搭配螺钉固定金属头框在颅骨上,来达到高精度治疗的目的,但却必须一次完成剂量给予,因此应用上多有限制。射波刀的出现,在治疗前摆位、治疗中和动态肿瘤治疗时,其独特的影像引导和追踪系统,改写放射治疗及放射外科的治疗流程,病患平均接受2.5次治疗就可完成病灶的治疗,大幅度缩短治程,对病患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微,病患接受意愿高。
2、无血,无痛,无麻醉的放射外科“手术”。
射波刀使用一种革命性的立体定向追踪方法,甚至在脑部手术均不需现行的头骨钉及金属头架固定,因此放射外科“手术”过程中病患无需局部麻醉,而且没有流血及痛苦,“手术”完成后也无需麻醉恢复时间。而更重要的是,没有金属结构阻挡,射波刀对颅内肿瘤治疗,没有任何死角。此外,射波刀在临床上可以轻易实现1到5次分次照射,病患的“手术”过程,就如同一般门诊的就诊方式,医师可以依照病患身体状况,肿瘤的大小及邻近组织,决定放射外科照射的次数,有效降低正常组织被照射的体积及课题。
3、优异的肿瘤适形投射科技。
六个自由度:射波刀6个自由度(DOF)转动的精密机械手臂,提供最佳的空间拓展性及机动性,搭配轻巧的直线加速器,根据治疗计划系统产生的指示,可轻易地将6MVX射线剂量适形地投放到全身各部位的病灶上。
1,条不同方位的射束:利用多条笔形射束(最多1条以上不同方位射束)直射靶区肿瘤,机器人手臂带动分散射束入射点,目的有二: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有效减低放射线并发症的发生。实现靶区肿瘤得到最集中、适形且均匀的放射剂量。
非共平面及非等中心原理:由于射波刀非共平面及非等中心的照射原理,因此非常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肿瘤组织(例如C形及空心环形)。这种高度适形的放射外科“手术”,将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损伤率降到最低,因此可以单次及少次给予大剂量的投放,避免病人的舟车劳顿以及有效缩短疗程。
多颗肿瘤同时进行治疗:射波刀拥有1条入射X线射束,可将多颗肿瘤的放射外科“手术”安排在同一个治疗计划中,是一套可以同时对多个肿瘤进行“手术”的智能型设备,有效增加设备使用效益,缩短疗程、减少医疗成本。
4、“术中”实时影像引导定向技术。
射波刀是唯一采用实时影像引导技术的设备,治疗中唯一利用身体骨架结构做为靶区定向和射束修正的系统,治疗中唯一在“手术”过程中能实时追踪病患呼吸对体内病灶做动态照射的放射外科利器。影像引导技术包含了两组对角(X光90度交叉)X-光影像显影器,在“手术”过程中实时检测X光影像上靶区的位移,并对随呼吸而运动的胸腹部肿瘤作动态照射,进行实时补偿修正,确保“手术”的精准性。
5、“完全无创的脊椎/脊髓及肺部肿瘤专利数位追踪手术”科技。
射波刀最新发展的追踪软件,提供病患完全无创的脊椎/脊髓和肺部肿瘤自动追踪静止的和随呼吸而运动的肿瘤的立体定向影像引导技术,其快速的六维影像比对,与射波刀X线射束智能性动态照射及实时修正完全融合,达到脊椎病灶0.75毫米、肺部病灶1.0毫米的治疗精度,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正常组织照射伤害,从而减少放射外科并发症的产生。
二、治疗过程
射波刀治疗需要一个专业团队的参与及合作。在治疗之前,需要先使用高分辨率CT扫描患者并通过成像确定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之后,这些影像数据会以数字形式传送至射波刀的工作站,在这里开始制定治疗计划。然后,合格的临床医生将会通过射波刀软件完成一套治疗计划。此计划可使肿瘤得到理想的处方剂量而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健康组织的照射。治疗计划制定好后,便可以为患者进行射波刀治疗。到达射波刀中心后,患者会被舒适地安躺在治疗床上,之后计算机控制的射波刀机器人将会缓慢地移动至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并照射肿瘤。因应治疗不同的肿瘤类型,每次治疗时间约30-90分钟。如病人需要接受分次治疗,则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连续数天的治疗(通常不会超过五天)。患者或会出现一些轻度的副作用,但通常在治疗后一周或两周内消失。
三、射波刀适应症
1、颅外肿瘤:原发性肝癌及其所致的肝内多发转移、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腹腔淋巴结转移、肺单发或双发转移、骨转移等,全身各部位肿瘤引起的转移性肝癌。胆道肿瘤、头颈癌、原发和转移性肺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妇科肿瘤、骨骼原发和转移肿瘤、软组织肉瘤。
2、颅内肿瘤:恶性——神经胶质瘤、星型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转移瘤,其它恶性肿瘤。良性——脑膜瘤、听神经瘤、神经鞘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视网膜瘤、脊索瘤,其它良性肿瘤。
3、脊柱肿瘤:颈椎、胸椎、腰椎、尾椎肿瘤及髓内肿瘤。
4、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5、癌性疼痛:肿瘤侵犯椎体、肋骨等引起的骨痛,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引起的疼痛等。
射波刀和伽玛刀都是放疗设备,射波刀在伽玛刀之后出现,两者相比,射波刀更先进一些。射波刀的很多优势伽马刀不具备。
1.伽玛刀只能选3公分以下的病灶,给予一次大剂量治疗;射波刀可用1-5次照射各种大小的肿瘤,最大可达到15公分以上。
2.是否麻醉。射波刀无需麻醉;伽马刀需在上头架时局部麻醉。
3.副作用。射波刀副作用小,治疗后患者只有轻度的副作用出现(一部分患者无副作用状况),两周后即可恢复;伽马刀治疗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低、皮肤溃疡、神经损伤、掉发等副作用。
4.全面治疗程度。射波刀有多达1条不同方位的光束,将照射剂量投放到全身各处的病灶上,真正实现从任意角度进行照射;伽马刀治疗则有盲区,无法全面的治疗。
5.治疗头部肿瘤。治疗头部肿瘤,射波刀无需在患者头部植入支架;伽玛刀治疗头部肿瘤需要将螺丝固定到病人的头部。伽玛刀治疗头部肿瘤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及不便,而射波刀治疗患者却相对轻松的多。
6、伽玛刀在照射靶区不同中心点时,无法侦测螺钉或靶区有无移动;射波刀在照射过程中频繁的用两部X光摄影,侦测靶区有无移动,亦有自动的移动判断和修正照射方向的功能。
7、射波刀最突出的功能在克服肿瘤随呼吸而运动的系统Synchrony,可让病人在自然呼吸下接受4D动态的照射,对胸腔和腹腔肿瘤特别有用,如肺、肝、胰、肾、肾上腺、前列腺、盆腔原发性和转移性的肿瘤。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可以让病人在自然呼吸下接受4D动态治疗的放疗或放射外科系统。
8、射波刀可以对身体任何部位以亚毫米精确度发射射线的首选放射外科手术系统。射波刀治疗的精确度是无可匹敌的。它高精度治疗肿瘤的能力是其它放射治疗和放射外科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射波刀可“雕画”出肿瘤的范围,从而能够只针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而避免损伤周边的健康组织。
9、价格问题,射波刀一个疗程的价格逼近10万。伽玛刀则便宜不少,1-2万可以解决,通常还纳入地方医保。地域方面,伽玛刀机器分布全国各地,病友们可以就近治疗,而射波刀机器全国不到十台,异地病友比较麻烦。建议,经济条件差,脑部肿瘤3个以内,病灶不超过3厘米,转移位置适合伽玛刀治疗的,还是可以考虑伽玛刀治疗。体部转移的,或者脑内转移伽玛刀做不了的,还有经济条件允许的病友,优先选择射波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bfz/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