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术后对比。
作者:医院神经外一、外二科张建锋张良林涛
沈某,36岁,女性,因“发作性头昏头痛伴走路不稳3周余”于年11月27日入院。年12月20日出院。患者入院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伴走路不稳,经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医院就诊,行头颅MR检查提示:右侧后颅窝巨大占位性病变。为求系统治疗求治于我院,门诊拟“1.右侧后颅窝巨大占位2.小脑扁桃体下疝”收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精神良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鼻唇沟无变浅,颈软。四肢感觉对称,肌力5级,肌张力适中,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颅脑MR检查提示:1.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2.小脑扁桃体下疝。
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于年12月4日全麻下行右侧乙状窦后入路入路右侧后颅窝巨大脑膜瘤切除术,术程顺利,术中肿瘤SimpsonI级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口角歪斜,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等局部功能神经损伤。复查头颅MR:肿瘤全切。术后病理提示:(右侧小脑半球)过渡型脑膜瘤(WHOI级)。
后颅窝是颅腔的一个特殊部位,有众多重要血管和神经穿行其中。起源于后颅窝的肿瘤,早期多较隐蔽。后颅窝脑膜瘤的诊断主要依靠放射学检查,不仅能明确肿瘤的大小和所累及的范围,还能明确肿瘤与瘤周重要结构,如脑干、神经和血管等的关系。后颅窝脑膜瘤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笔者认为手术入路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1)最佳显露原则;(2)最短路径原则;(3)最小组织损伤原则。术中应注意保护听神经及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术中脑干及神经功能监测以尽量减少上述结构的损害。若肿瘤与周围的神经、血管,尤其与Galen静脉、脑干、直窦等重要结构粘连紧密时,不宜勉强追求全切除,残留的肿瘤可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补充治疗,以便控制肿瘤的生长,使患者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北京白癜风康复中心转载请注明:http://www.tzdgt.com/dynmlbfz/3688.html